聊城衛生計生曬出2018年中「成績單」

□記者 鞠聖嬌 通訊員 王長新 劉銳

衛生計生是民生事業,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

時光匆匆流走,轉眼半載已過。肩負著重任的聊城衛生計生人,在今年新形勢下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推動黨的建設、健康聊城、新舊動能轉換等各項工作,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年中考卷”。

三個“強化”助推鄉村振興

基層醫療水平如何,影響著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聊城通過提高基層基礎能力,提升了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定期上報工作進度、召開調度會議、組織現場觀摩、下發通報等多種形式督促各縣市區加快進度、加大力度,強化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截至6月底,縣級累計投入資金3.7億元,提高了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衛生服務中心的科室、設備、人員等配置,達標率實現快速上升。探索推進衛生計生工作資源整合、融合的有效方式,合理配備工作人員,強化鄉村資源整合,全市鄉級衛生計生行政資源整合到位率達100%,村級服務室共建共享率達85.3%,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聯合北京大學公衛學院開展基層醫生“規範診療”培訓,已培訓理療、康復、針灸等中醫藥工作人員1100餘人。全市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國醫堂建設實現了全覆蓋,並進一步開展了中醫藥特色衛生室建設“123工程”,三年內全市將建設600箇中醫藥特色衛生室。

三個“認真”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我市今年從三個方面入手,增強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活力。認真做好了健康產業規劃編制工作,通過招標方式聘請第三方編制全市健康產業規劃,目前,已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接洽,並啟動了前期調研,全市健康產業規劃8月初將出臺。認真做好醫養結合全面推進工作,市政府成立了“聊城市醫養結合示範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了《聊城市醫養結合示範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全市有11家已獨立運營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76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協作開展醫療服務。目前,市人民醫院寧養院、祥鶴醫養中心等機構開展了安寧護療工作;試點實施長期護理險制度,減輕了機構入住失能老人經濟負擔;6月營業的臨清市醫護型養老保健服務中心成為省三部門文件下發後我省第一家獲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的醫養結合機構。認真做好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組織委機關和縣(市、區)領導幹部赴電子科技大學開展信息化、醫養結合等培訓,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對接率達100%;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率為99%;電子病歷資源庫累計上傳數據1.5億條。

三個“提升”打造區域醫療高地

2018年上半年,我市繼續從打造一批讓群眾信賴的高層次醫院和高水平學科入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進一步提升魯西和三省交界醫療衛生新高地地位,市人民醫院已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洽談,有望成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首批直屬附屬醫院,同時成立“中國科學院大學山東轉化醫學研究院”。進一步提升疾病防控全省領先的地位,以市疾控中心徐建國院士工作站為依託,打造魯西地區疾病預防控制科技合作平臺,助推疾控事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全市各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國家衛計委5月29—31日在東阿縣人民醫院召開全國醫院管理品質持續改進示範醫院現場觀摩會,我市先後組織召開全市醫療管理工作暨東阿現場觀摩會、全市醫療機構監管暨法治建設工作會,大力推廣“東阿經驗”。同時,深入推進醫聯體建設,全市已建立醫療聯合體25個,其中專科聯盟5個。“衛生計生免費工程”惠及群眾60多萬人次,減免費用7000餘萬元;全市各級計生協會為計生困難家庭1712人發放救助金193萬元。

三個“創新”助推脫貧攻堅

創新實行鄰里互助護理和集中供養模式,採取集中供養和政府提供扶貧公益崗位模式,選聘護理人員,特別是貧困人口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貧困人口提供照料服務,已覆蓋全市103個鄉鎮、777個村,護理老弱病殘貧困群眾3415人。為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長期服藥支出負擔,創新試點長期服藥貧困人口藥費補貼,切實讓貧困患者得到實惠。冠縣以25種慢性病為基礎,劃分三個類型進行補貼,已核准建檔立卡長期服藥慢性病患者5108人,發放藥費補貼73萬元。針對健康扶貧資金類別多、報銷程序繁瑣、資金兌付慢等問題,我市創新推行健康扶貧“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系統投入使用,落實“二統一、一監管、一公開”(即:統一政策、統一結算,加強綜合監管,公示公開強化社會監督),打造“健康扶貧直通車”,實現貧困患者費用報銷“零跑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