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

1802年,在確定耳聾已無法治癒後,痛苦、悲傷、失望始終籠罩著貝多芬,那時的他幾乎崩潰,可是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使得他的腦海裡不斷地呈現出許許多多英雄的形象。或許在他戰勝苦難的過程當中,不斷增強信心的貝多芬也將自己視為一位力量超凡的大英雄了,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誕生了。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創作於1804年。從作曲技術上講,它是一部具有革命意義的作品,因為它突破了傳統的交響曲快板樂章奏鳴曲式的舊框架,使主要形象在充滿緊張的戲劇性衝突的廣闊範圍內發展。它的出現還標誌著歐洲音樂歷史上具有重要社會政治意義的題材第一次進入交響曲這一音樂領域。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

貝多芬最初創作《英雄交響曲》是為了歌頌拿破崙的,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曾是確立偉大的共和體制的一位大英雄。1804年,在法蘭西共和國駐奧地利大使貝納多特將軍的建議下,貝多芬開始著手為歌頌拿破崙寫作《英雄交響曲》,寫成後,他在這部交響曲的扉頁上寫上了標題——《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然後準備通過貝納多特將軍,將總譜送給拿破崙本人,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傳來拿破崙把法蘭西共和國改成帝國,他自稱皇帝的消息,貝多芬不禁勃然大怒,憤怒地喊道:“他不過就是個凡人俗子罷了,現在他竟要踐踏一切人的權利,只顧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高踞所有人之上而變成暴君了!”說著,他走到桌前,把題有拿破崙字樣的樂譜扉頁撕個粉碎,扔在地上,還不許別人撿起來。

之後,待他心情稍微平靜下來以後,貝多芬寫下了這幾個字:“英雄交響曲——為一位偉大的人物而作。”將它改獻給了他的支持者羅布戈維茨公爵。

8月12日,貝多芬將《英雄交響曲》總譜交給出版社出版。10月,總譜正是出版發行,標題正是《英雄交響曲——為一位偉大的人物而作》。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曲》唱片封面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精緻巧妙,變化多端,樂曲進行的極為緊湊,同時不斷地有新的主題出現。揭示了英雄性格的各個側面以及為人類美好的未來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第二樂章為葬禮進行曲,羅曼·羅蘭稱這個樂章是“全人類抬著英雄的棺槨”。樂曲從小調性開始,緩慢的速度配合著送葬者沉重的步伐,最後,樂曲在漸行漸遠的弱奏中結束。順便提一下,1821年,拿破崙去世的消息傳來,貝多芬說:“17年前,我寫的音樂正適合現在的事情”,他提到的17年前的音樂,正是這個樂章。

第三樂章恰恰與第二樂章相反,它是一首詼諧而活波的快板,音樂充滿了活力和樂觀的情緒。

第四樂章通過激昂的曲調、有力的節奏,爆發出強烈的生命力,表現了民眾慶祝勝利的場面。終曲的基本主題可以看做是表現整齊的民眾方隊在紀念英雄紀念碑前獻花致敬的情景,以及慶祝勝利的歡呼場面。

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曲》的偉大意義還在於,如果說他的《第一》、《第二》交響曲還侷限於只是繼承了海頓、莫扎特的創作傳統和風格的特點,那麼,他的《第三(英雄)交響曲》則用新的形式和音樂思想,著重表現了英雄為爭取人類解放而獻身生命的悲劇精神。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誌著貝多芬的音樂創作走向成熟。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

1805年4月,《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在維也納劇院首次上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