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秦國宣太后(?―前265年),史稱羋八子,秦昭襄王的母親,執掌朝政近四十年,使秦國由弱變強,打破東方各國合縱抗秦之勢,弱楚抑齊、瓜分韓魏、滅義渠國,為秦昭襄王后期親政秦國成為戰國之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曲折身世

羋八子是楚國人,母親先嫁羋忠,生下羋八子、羋八子的弟弟羋戎。羋忠是楚威王的庶弟,是楚國貴族,羋忠早亡。後來羋八子的母親又嫁給富裕之家的魏瓊,生下兒子魏冉,後來母親、父親魏瓊相續染病去世,家中只剩下羋八子、羋戎、魏冉三人,家道中落,原本在國都學習禮儀、執麻、治絲繭的羋八子不得不回家,辛勤勞作,用養蠶和織布來養家。

被封公主嫁秦王

秦國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繼位後,國力逐步強大,公元前329年,楚國楚威王去世,楚懷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繼位,楚國政局不穩,秦國和魏國趁機攻打楚國,魏國佔領了楚國的陘上地區,魏國則把魏國西邊的土地補償給秦國。後來秦國又主動攻打魏國,魏國打算聯合韓、趙、燕等國合縱抗秦。秦國則打算與楚國結盟來對抗。

當時楚、齊、秦是強國,楚懷王繼位第二年,秦國派丞相張儀出使楚國,與楚國結盟,秦國派公子為人質,楚國派公主嫁給秦王結親,楚懷王不願意把女兒嫁到秦國,就封羋八子為楚國公主,代表楚國王族與秦王結親。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羋八子帶著弟弟羋戎、魏冉到秦國,傾心結交丞相張儀和秦王身邊劉內侍,終於見到秦王。公元前325年,羋八子為秦王生下兒子嬴稷,既後來的秦昭襄王。秦王封她為八子,當時秦王后宮分為八個等級,分別是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羋八子的後宮地位依舊底下。

齧桑會盟義渠王出現

公元前323年,秦惠文王在丞相張儀的建議下,秦、楚、齊、魏在齧桑會盟,秦王派弟弟嬴疾和羋八子代表自己出席,會盟結束時,羋八子被突襲的義渠王抓住,義渠王和羋八子初次相遇,原來義渠國已經倒向魏國,後來秦王派人解救了羋八子。

齧桑會盟失敗了,秦國與魏、齊、楚沒有達成和解,秦王以此為由驅逐丞相張儀,任命弟弟嬴疾為相。張儀到魏國為相,張儀極力促進魏國親秦拒楚。魏惠王猶豫不決,秦國攻取了魏國的平周,魏惠王去世後,魏襄王繼位,秦國繼續攻打魏國,主張合縱的公孫衍遊說東方各國,組織起魏、趙、韓、燕、楚五國攻打秦國。公元前317年,秦國以羋八子的名義討好義渠國,送去千匹文繡和百名美女,然後派兵打敗各懷心思的五國聯軍。

羋八子母子在燕國當人質

羋八子為秦惠文王生下嬴稷、嬴芾、嬴悝三個兒子。卻因為羋八子身份底下,三個兒子都無緣太子位。秦王惠王后的養子嬴蕩被立位太子,羋八子和兒子嬴稷被派往燕國做人質。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嬴蕩繼位,史稱秦武王,秦武王對張儀在秦國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齊國也深恨張儀,魏國的張儀在驚恐中去世了。

公元前307年,二十三歲的秦武王在東周舉鼎而亡,沒有子嗣,秦國王位由誰繼承?全由丞相嬴疾(秦惠文王的弟弟)決定,一直以來,惠文王后和她的兩個兒子嬴壯、嬴雍對嬴疾掌權不滿,虎視眈眈。嬴疾不願意立惠文王后的兒子繼位,嬴疾傾向於和自己見解相同的羋八子的兒子繼位。

嬴稷繼位羋八子執政

秦武王去世,趙武靈王趁機派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羋八子和嬴稷母子送回秦國。在趙國的壓力下,惠文王后只好同意嬴稷繼位,是為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嬴稷在舅舅魏冉、羋戎的、羋八子同族親戚向壽的幫助下,平定王室奪君之亂,魏冉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公子。

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太后羋八子主政,史稱宣太后,魏冉、羋戎把持朝政,後來嬴悝、嬴芾也參與朝政,組成秦國核心圈,史稱四貴。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瓦解齊、楚、韓、魏四國合縱

秦昭襄王繼位初期,秦國政局不穩,齊、楚、韓、魏打算合縱攻打秦國,秦宣太后出使楚國,委曲求全與楚懷王達成結盟,楚懷王將女兒葉陽嫁給秦昭襄王為妻,秦國也把王族之女嫁給楚懷王的一個兒子。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齊國聽說後,打算聚集韓、魏、三國力量攻打楚國,楚國則先下手攻打韓國,秦國幫助楚國預防魏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太遠無法及時救援,韓國就向秦國求救,公元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動。羋八子召見尚韓國使臣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秦國大臣甘茂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於是秦國出兵,楚國撤軍。

公元前303年,秦宣太后羋八子與楚懷王在楚國黃棘會盟,秦國將上庸之地歸還給楚國,楚懷王大肆慶賀十分得意。

齊國的齊宣王十分惱怒楚國的背盟,終於發兵十五萬攻打楚國,韓、魏也相繼發兵攻楚,楚國很快失去六座城池。秦國卻拒不發兵相救。楚懷王無奈派太子熊橫到秦國做人質,秦國立刻發兵攻打韓、魏兩國。韓、魏主力部隊在楚國無法及時回防,被秦軍佔領數座城池潰不成軍。這次齊軍同樣無法及時相救,韓、魏兩國向秦國求和。秦國奪了韓、魏兩國城池,又迫使兩國和秦國結盟,楚國又成為韓、魏、齊的死敵,一舉多得。

公元前302年,在秦國做人質的熊橫逃回楚國,秦國以此為由聯合齊、韓、魏三國共同攻打楚國。四國軍隊攻下楚國垂沙、宛城、葉城等大片土地,斬殺楚軍兩萬人。楚國被迫向齊國求和,又把太子熊橫送到齊國做人質,韓、魏、齊、秦撤軍。這時楚國將領又在國內舉兵起事,楚國四分五裂。

函谷關之戰

公元前299年,羋八子又趁楚懷王到秦國武關會盟之際,扣押楚懷王,楚國大亂,東方各國準備再次合縱伐秦。齊國將人質楚國太子熊橫送回楚國,繼位為楚頃襄王,但是楚國已經不是一流強國了。

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六十萬大軍攻打秦國,在函谷關對峙一年多以後,終於攻破函谷關,秦國被迫割地求和,割讓河外之地給韓魏兩國,將武遂歸還魏國,將封陵歸還韓國,賠償齊國可以買下一座城池的財物。

伊闕之戰消滅韓、魏精銳部隊

函谷關大戰之後,齊國想進一步打壓秦國,此時被齊國佔領的燕國已經復國,燕昭王招賢納士,蘇秦到達燕國,蘇秦感恩燕昭王厚待,議計聯合各國攻打齊國。

蘇秦出使齊國,建議齊閔王吞併宋國,蘇秦比喻宋國好比秦國的巴蜀之地,巴蜀位置優越、魚米豐富,宋國也是這樣。齊閔王聽從了蘇秦的建議,將預防秦國的兵力撤回齊國,讓大將匡章攻打宋國。

齊國對秦國的壓力減輕後,這時,韓國和魏國分別繼位了新國王,秦國趁機攻打韓國和魏國。公元前293年,魏冉手下大將白起在伊闕之戰大勝韓、魏聯軍,殲敵二十四萬。經此一戰,韓、魏兩國精銳盡失,國力更加衰弱。

削弱齊國

伊闕之戰過後,秦昭襄王約齊閔王共同稱帝,身在齊國的蘇秦,極力勸阻齊閔王稱帝,稱帝必然引起天下共怒,齊閔王取消了稱帝,秦昭襄王卻堅持稱帝,蘇秦趁機聯合魏、韓、齊、趙、楚五國合縱舉兵伐秦,秦昭襄王被迫取消帝位,五國合縱沒有取得明顯效果。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亡宋國,因宋國國方圓數百里,是戰國碩果僅存的幾個二等國家之一。齊國佔領宋國後實力大增,北脅趙魏,東迫韓國,南迫楚國。引起六國的恐懼,燕國趁機聯合趙、韓、魏、秦、楚等國合力攻打齊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七十二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三年後齊國雖然復國,但是國力大減,不再是一流強國。

滅義渠國

義渠建國五百年,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公元前331年,義渠國內發生內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亂。公元前318年,作為報復,義渠王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之機,大敗秦軍於李帛(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秦國權力最大的太后,執掌朝政近四十年,深刻改變戰國格局​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久留王宮,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秦昭襄王非常難堪卻又無可奈何。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宣太后主政集團失勢

宣太后主政長達三十六年,重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嬴悝、嬴芾等四貴主政。造成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公元前271年,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外戚弒君篡國的禍亂。

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任用猛將蒙驁等人,派御林軍抓捕向壽等太后宗族勢力。魏冉帶兵一萬五千人準備謀反被鎮壓;嬴芾密謀造反被遷往關外封邑,後孤憂而死;羋戎被逐放到封邑華陽,半途中去世;向壽隱居山野,不知所終,只有嬴悝善終。宣太后羋八子失勢後,於公元前265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