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最近国务院确定了下半年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有一条非常引人注目——

就是减税,这也成为业内频频讨论的热门话题。

减税对企业、居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是利好。早在2009年,《福布斯》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位列第二,排第一的是德国。一直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都曾为减税减负而呐喊。

市场经济把整个社会分为三个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企业和居民要向政府纳税。

税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税收指的是政府的纯税收收入,广义税收指的是政府的所有财政收入(一般政府收入),广义税收包括狭义税收和各种非税收入(对企业和居民来说是非税费用)。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社保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卖地收入)等。

横向对比:中国宏观税负压力偏高

据2017年数据,中国狭义税负(税收/GDP)已为17.5%,低于发达经济体,但是明显高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而

中国广义宏观税负(一般政府收入/GDP)高达27.6%,已和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相差无几,这表明中国各种非税费用负担明显偏高。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算法中,是不包含社保基金收入、国有资本(包括国企)收入的,如果把社保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算作政府收入,中国广义宏观税负将突破30%。

所以,目前中国的税负水平还是很高的。发达国家的高税负往往伴随着高福利,而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福利水平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纵向比较,税收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从纵向趋势来看,1994-2017年间,中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名义增速。90年代,我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到了2017年,其比重达到了17.5%、27.6%。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其中税收收入增长较慢,而非税收收入增速较快,其中非税收入增长5倍。表面上看,企业和居民税负水平并未高涨。

但是非税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对象主要还是企业。其中土地出让(卖地)收入又通过地价传导至房价,最终由居民承受。

所以,探讨社会总体税负痛苦指数不能只看狭义税负。

企业承担税负高达80%,远高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纳税主体划分,我国的企业部门纳税占比超过80%。当前我国共有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进口环节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18 个主要税种,其中企业两大纳税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2017年总税收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9%和22%,企业纳税占比合计超过80%。

而从广义宏观税负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很重。除了狭义的税负以外,广义宏观税负主要包括非税收收入中的

各项费用、土地出让金和社保基金缴纳,也主要由企业承担。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税占比明显偏高。按照企业税占总税收的比重来计算,2017年我国企业税占比超过80%,相比之下,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企业税占比仅为34%、42%、50%和52%。可以说,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高的。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而从税收占企业利润的比重来看,我国的企业纳税负担也相当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企业纳税规模占利润总额的比重高达67%,仅仅略低于巴西。无论是和欧美的发达国家,还是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税费占利润的比重都过高。

企业税负过重将降低企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合理减税是未来激发企业活力,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从宏观视角来看,我国居民个税负担并不算重。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仅1.4%,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墨西哥(3.5%)、巴西(2.6%)、智利(1.8%)等新兴市场国家。以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来衡量,我国仍处于偏低水平,16年占比仅为7.7%,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与智利(8.8%)、巴西(8.1%)等新兴市场国家较为接近。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穷人税负痛苦度高于富人

表面上看,中国居民税负水平并不高,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居民实际感受并不轻。为什么这样?

一方面,我国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虽然看似居民直接税收负担不重,但向企业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会有相当一部分最终转嫁给居民承担。简单的道理,绝多数居民的收入都来自于企业,

如果企业税负过重,经营成本过高,企业势必将这个压力转嫁给员工,主要体现在工资上。

如果整个社会企业的税后利润高,那么通过市场传导机制,整个社会居民的工资水平也必定提高。因为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竞争力就是人才,只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企业一定会拿出更多的预算来吸引优秀人才,这样以来,整个社会的人工成本都会增加,相应的就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居民收入就降低。

所以,企业部门的高税负最终都会很大程度转嫁到居民部门身上。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税收结构尚有待调整和完善,所得税所占比例太低,而增值税占比过高。尽管个人所得税筹集的税收收入相对有限,但税种设置的主要目的应是调节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如果收入分配调节效果不佳,势必使得居民感觉“税负重”。

不同收入群体在收入来源上存在差异,高收入群体更加依赖于财产性收入,而低收入群体则依赖工资性收入。

但我国个税对资本利得部分征税偏低的结构特点下,对财产性收入的课税不及工资性收入,甚至可以说:穷人交税高于富人。

由于这个原因,广大穷苦百姓的税负痛苦度还是很高的。所以曾有人吐槽:中国的税收是劫贫济富。

如何减税?

总结一下:

1、从广义税负来看,中国税收负担明显是很重的,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持平,但福利水平仅相当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市场上有说中国税收水平不高的主要是只看狭义税负和直接税负,忽略了间接税负,或者忽略了社会福利水平而仅谈税负水平。

2、非税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各种非税费用、土地出让金、国企垄断等。非税费用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土地出让金增加企业经营负担并通过房价增加居民生活负担;国企垄断社会资源,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3、企业部门承担了中国80%以上的税负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30%到50%的水平;居民账面税收水平不高,但企业的高税负会转嫁给居民。

4、税收结构不合理,穷人税负痛苦指数远高于富人。

出台减税措施也主要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下手。

减税带来的利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手段,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能够刺激经济发展,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给发展过热的经济降温。

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推减税政策,而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手段。两年内,美国经济受减税刺激非常明显,甚至在全球经济都有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实体经济的强势必将反映到股市上,从2016年底开始,美股加速上涨,各大指数连创新高。

新减税计划来了!这六类人最受益!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上,其次才是财政政策,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则主要体现在扩大开支搞基建。问题是,搞基建花的钱最终还得通过税收和卖地转嫁给居民和企业,让后两者买单。

所以减税才是从根本上对经济的积极刺激。

当然,这次减税主要是为了对冲目前的危机形势,是保命措施,国务院定的目标是全年减税650亿元,跟一年财政收入20万亿相比可谓九牛一毛。想最终大幅度的刺激经济乃至刺激股市还是很难的。所以,不要对出现大牛市产生太多幻想。要知道美国的减税可是大规模的,直接把企业所得税从35%降到20%!

不过想让政府大规模减税也是很难的,因为目前地方政府背负着40万亿的负债,还要面临扩大开支的压力,确实没办法大规模减税。

但不管怎么说,国务院还是确定了减税的计划,利好还是存在的,再加上央行偏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最近的资管新规的放松,中期一波上涨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