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涼了!

NO. 1|壹

經歷漫長的4個半小時後,之前獲得搖號資格的435位購房者,共有304人放棄了購買,棄購人數達到7成。

165套住宅最後售出131套,還剩餘34套沒有銷售完,去化率約80%。

這是7月18日,位於深圳安託山片區的天健公館的開盤成績。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一週前開盤的金亨利二期上。

7月12日,金亨利二期在公證處進行了選房順序公證搖號,有效誠意登記號僅有322個,不足163套房源的2倍。

不僅華潤城三期的搶房盛況沒有重現,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選房現場,甚至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棄購事件。

322名認了籌的購房者均能夠進入選房區,其中175人棄購,棄購率高達54%。購房順序號靠後的很多購房者都沒來現場,但到場的購房者不足六成,後排的位置空空如也。

最終,開盤近4個小時,163套房賣出147套,去化率90%。

不論是香蜜湖豪宅,還是龍華網紅盤,似乎都沒有引起購房者的熱情。

連各大媒體都感到驚訝,在標題裡用上了“涼涼!”“涼了!”之類悲觀的詞語。

這些媒體似乎還沒有從華潤城3期開盤帶來的狂熱和刺激中回過神來。

劇情似乎也確實不應該如此。

不到一個月前的6月28日,位於南山科技園的華潤城三期開盤,200萬誠意金也低擋不住深圳人的購房熱情,只有741套房,卻有6776個認籌,僅凍結的誠意金就超過了135億。

更早前的5月30日,位於蛇口的招商雙璽開盤,誠意金更是高達500萬,167套房也吸引了666人認籌,凍結資金33.3億元,“5000萬蹲”刷爆朋友圈。

短短兩個月不到,深圳“搖號打新”的狂潮就像颱風一樣,來無影去無蹤了。

新房市場如此,二手房市場同樣也遇到了冷空氣。

小編有位朋友,他在坪山有一套130平的房,準備以小換大,可是大的都買好了,小的還是賣不出去。

房子掛出去,三個多月過去了,只有四個人看。

中介都在力勸他降價,但高買低賣又實在捨不得。不賣的話,買另一套首付找別人借的錢又不好意思總欠著不還。

心中苦悶的他甚至問我,坪山下半年是不是要跌了?

小編另一位想買二手房的朋友,看了好幾個盤,幾乎都是去年掛出來一直無人問津,搞得他都不敢下手買。

難道,深圳樓市,真的涼了?

深圳,涼了!

NO. 2|貳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句話用來形容當下的深圳樓市,恐怕再恰當不過。

萬科臻山府是前戲,招商雙璽是小高潮,緊接著又是華潤城三期,深圳樓市連續經歷了幾波高潮,終於疲軟了,進入了“賢者時間”,彷彿積累的能量,被一下子釋放光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華潤城三期之後,新近推出的幾個新盤,金亨利二期、天健公館,都沒有再現華潤城三期的火熱。

其實你不必感到驚訝,這是早就該預料到的事實。

華潤城三期為什麼遭到哄搶?

因為限價帶來的一二手房倒掛,新房價格顯著低於二手房,裡面的套利空間實在是太大了,反而催生了大批炒房大軍。

華潤城三期更是被部分炒房客號稱“買到即賺300萬”,巨大的套利空間像一個磁場吸引著購房者,原本不想炒房的也蠢蠢欲動。

搶房之下,喝茶費、謠言滿天亂飛的樓市亂象也促使深圳開始學習杭州等地的搖號購房方式。

但是,搖號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平的問題,但仍然無法做到的一點是,讓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到房,只是在拼有錢程度和鑽空子水平之外,加了一層運氣成分罷了。

但是,隨著新盤入市的速度越來越快,公司買房、一人多張房票的玩法漸漸失效,打新投資短炒開始退潮,購房的主力人群也正由炒房客變為普通的購房者,目前真正的需求已轉為剛需。

而這些人就少了許多投機成分,買房子首先是為了住,其次才是升值。他們為狂熱的深圳樓市帶了一絲難得的理性和理智。

金亨利二期、天健公館為什麼遭到大規模棄購?

沒有高贈送,戶型不合理,學位不確定,容積率高,低車位比……

在這些明顯的缺陷面前,對一個理性的購房者來說,限價帶來的性價比就蕩然無存了。

深圳樓市潮起潮落,唯一不變的,是深圳人購買力依舊如此旺盛,而一套真正的好房子卻越來越難買。

可以預見,類似於金亨利2期這樣無法搭板拓展的低使用率戶型,將被消費者打入冷宮。鹽田、龍崗、坪山這些偏遠地段,只會更加冷清。

NO. 3|叄

對於二手房市場來說,亦是同樣的邏輯。

“三價合一”新政推行以來,稅費高了不少,利率又上浮15-30%,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化掉。一些沒有賣點、報價過高、價格高於同等地段新房的二手房成交難度變大,甚至可能是無人問津。

深圳,涼了!

就像一位購房者說的,看的這些二手房,不是朝北就是戶型樓層不好,盡是歪瓜裂棗,價格還絲毫不鬆口,我也得珍惜唯一的指標和不多的米!

為什麼你看到的二手房均價依然在穩步上升?

因為一定程度上,有價無市正成為深圳二手房市場的普遍情況。

市場需求依然不小,但想談價想搶漏的買家佔了大多數。好房子,很多人不是不買,是想撿便宜。

深圳,涼了!

深圳,涼了!

買房的觀望情緒較重,但是好房子稀缺,業主也不急。根據中介機構統計,置業者買房決策時間平均是38天,業主則有103天,差距非常大。

深圳,涼了!

所以小編看到的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各種中介各種媒體引導,業主心態調高,買賣雙方心理分歧拉大,二手掛盤價都虛高,很多二手房掛了一年以上也沒賣出去。

之所以去年11月到今年5月這半年成交量有所增長,是因為最便宜的那批房子已經賣掉了。但是這些前期壓抑的需求一旦釋放掉,從6月開始,二手房市場漸漸就涼了。

深圳,涼了!

小編的判斷是,這個博奕的階段持續多久,深圳的二手房市場就還會冷多久。

深圳,涼了!

NO. 4|肆

深圳樓市是不是真的涼了呢?

恐怕也不會。

深圳樓市最大的基本面就是長期供不應求,深圳當前面臨的依然是難以解決的供需矛盾。

該熱的地方,還是會熱的。

深圳,涼了!

可以看到,在表面“涼涼”的深圳樓市體內,兩級分化情況依然凸顯,火熱與冷清同在,買房難和賣房難並存。搖號的盛極而衰正是深圳樓市冷熱不均的典型一幕。

1、華潤城三期帶來的熱度已成強弩之末,但因為限價的存在,買新房仍然是最優選擇。即便華潤城這樣的你買不到,也可以買其他的新盤,同樣價格的房子,買新房也會比二手房划算。而且越早買越划算,過於違背市場規律的限價可能會鬆動,後面的新盤套利空間會越來越小。

2、實在沒得選擇再考慮二手次新房。一些原關內的豪宅項目及資源型(名校、核心區)項目還會穩步上漲,而一些非熱點片區的房價仍然會靜止不前,老破小千萬別碰。深圳已經是一個存量市場,等“三價合一”的影響被消化,二手房市還是會熱起來。

3、當然也要做好繼續冷下去的準備。當前深圳樓市亂象仍然層出不窮,一旦調控繼續加碼,例如推出限售政策,恐怕還會更冷的。

4、小編依然看好深圳樓市,推崇中長期持有,穩健型投資。只要買的是核心地段,槓桿沒有太高,現金流穩定,就不怕短時間的樓市冷暖。而那些抱著短炒心理,高槓杆買非核心物業的人,恐怕會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潮漲潮落總是有,莫道天涼好個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