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唐氏篩查的檢查報告單,孕媽不再憂慮

我是一名檢驗科醫生,雖然現在不再檢驗科上班了,但是唐氏篩查實驗室的一年經歷可以幫助我瞭解這項檢查的真正意義所在。我也是兩個寶寶的媽媽,大寶做了唐篩,二寶時做的無創DNA檢測。

看懂唐氏篩查的檢查報告單,孕媽不再憂慮

生個健康的寶寶是每個媽媽的願望,為了防止新生兒出現某種先天的缺陷,我們會做各種檢測來確定我們的寶寶是健康的。其中最煎熬媽媽的就是唐氏篩查了。唐氏篩查是現代醫學唐氏綜合徵(也叫21三體)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促絨毛膜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和孕周等方面來計算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這項檢測可以預測某些新生兒出現缺陷的幾率,但是不能確證。如果唐篩的結果顯示危險性比較高,就需要進一步的確證性試驗——羊水穿刺檢測或者絨毛檢測。

唐篩一般在孕16周---18周檢測最好,現在基本都是免費做的,醫保付費。唐篩給出的結果是個危險係數,這個數值各個醫院的計算方法和參考標準不一樣,大家看的時候對照自己報告單上的正常參考範圍來看。那麼到底哪些是不需要擔心的,哪些還需要再確認檢查,哪些是一定有風險的呢?

看懂唐氏篩查的檢查報告單,孕媽不再憂慮

  1. 注意看甲胎蛋白的數值,正常應該大於2.5,數值越低,罹患唐氏綜合徵的幾率越大;

  2.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罹患唐氏綜合徵的幾率越大;

  3. 綜合各項數據得到的那個比值,通常是1/270,如果低於這個值為低危,高於這個值就是高危。高危的需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檢測或者絨毛檢測。

結果出現低危的結論並不是確認一定是正常的,只是一個風險指標;同樣的,高危並不是一定就是會患病,就是風險大。醫生一般會根據你的年齡、身高、體重和其他指標來綜合給出合理的建議。如果是年輕的,無任何其他病史和風險的,一般醫學就不會建議再去做檢查;但是如果是高危的,又是高齡,醫生會要求進一步確證。即使是高危的,大部分的確證實驗都是好的。年輕的媽媽們,不要過分擔心。

看懂唐氏篩查的檢查報告單,孕媽不再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