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年中大促,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

“618”大促即將開啟,今年各電商企業較往年更早展開促銷活動,與往年相比今年呈現出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的格局,蘇寧從以往配合阿里到如今獨立性似乎更強,是電商市場的一大變化。

電商年中大促,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

蘇寧從與阿里結盟到強調獨立性

2015年阿里與蘇寧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阿里以283億元投資蘇寧持有後者19.99%的股份,蘇寧則以140億元投資阿里持有後者約1.03%的股份,雙方高調宣傳了這一次的合作。

當時的蘇寧正陷入增速放緩、淨利不穩的窘境,在電商市場持續投入巨資是導致它跌落這種處境的原因。蘇寧是在2011年開始迅速擴張電商業務,查看蘇寧的業績顯示2013年、2014年、2015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45億、8.66億、8.72億,而它在擴張電商業務之前的2010年的淨利潤高達40億。

阿里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在電商市場做到巔峰之時也開始認識到在電商市場終究會有達到天花板的時候,開始在線下市場佈局,而蘇寧作為國內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被它看重,而蘇寧此時希望獲得外來的資金支持以緩解資金問題,雙方達成了這次戰略合作。

兩年多後,蘇寧熬過了這段最艱難的日子開始重新煥發活力,其公佈的2017年業績顯示營收達到1879億,是2010年營收755億2.49倍,淨利潤開始回升,淨利潤同比增長498.02%至42.13億,超過了2010年的淨利潤,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這當中的淨利潤有約32.5億元來自於拋售阿里的股份獲得的投資收益。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蘇寧是蘇寧,阿里是阿里,萬達是萬達。我們之間不是結盟”,在解釋為何要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時表示“我們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比較少,對它基本沒有什麼影響“,這顯示出蘇寧更強調自己的獨立性。

電商年中大促,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

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

蘇寧自2011年發展電商業務以來如今也開始逐漸上規模,在國內電商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它已不再僅僅是一家家電連鎖企業,今年初其股票簡稱也從蘇寧雲商改名蘇寧易購,蘇寧易購正是它的電商品牌。從易觀發佈的數據來看,2017年四季度蘇寧在B2C市場佔有的市場份額為4.5%,是國內第三大電商企業,雖然相較阿里巴巴的60.9%和京東的25.6%有巨大的差距,但是相較起2015年四季度它僅佔該市場2.5%的市場份額已有80%的提升。

“618”大促是京東發展起來的購物節,“雙十一”是阿里發展起來的購物節,在它們的推動下這兩大購物節都成為國內購物旺季,讓消費者在這兩個購物節中慷慨解囊,為它們的營收提供很大的助力,如今這兩大購物節正成為阿里、京東、蘇寧搏殺的戰場而無分你我。

針對本次年中大促,這三大電商企業的從預售到結束均長達近一個月時間,可見這三大電商對這次年中大促的重視,而它們本次大促的商品似乎是以消費電子為重點,而作為家電連鎖企業出身的蘇寧來說這是它的拿手好戲,也就難怪蘇寧會如此重視本次大促並且進行更長時間的運作了。

阿里、京東和蘇寧這三大電商如今已不僅僅在線上市場展開爭奪,雙方也正在線下市場進行各自的佈局,如阿里推出自己的天貓小店,京東推出京東便利店,蘇寧在自己的連鎖店之外也推出了蘇寧小店,在社區便利店方面進行激烈的競爭,從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蘇寧正力求在阿里和京東之外走自己的獨立發展道路。

當然就目前來看,在國內電商市場阿里與京東一大一小的格局似乎已無法改變,蘇寧要在電商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並不容易,不過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再艱難的也得拼力前進,在當下的年中大促之中就可以看出蘇寧在這場電商之戰中所作出的努力。

電商年中大促,阿里、京東和蘇寧三國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