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的房價」與「馬雲的忽悠」,你會選哪個?

假設穿越回到1996年,用什麼方法賺錢?

有網友建議:如果時光可以回到1996年,你什麼也不用幹,去杭州(樓盤)找一個叫馬雲的人。請他吃飯,請他喝酒,請他到KTV裡玩耍,不要讓他花一分錢。跟他拜把子,你現在就牛逼了。

“上漲的房價”與“馬雲的忽悠”,你會選哪個?

當然這是一個段子,但是我們要特別嚴肅的分析這件事。如果你能穿越回去,那麼馬雲成為首富是確定性的,但馬雲能不能跟你做朋友是不確定性的。

哪怕你幽默、有才華、顏值高,但馬雲就不想理你呢?這也是非常有幾率的。

我們生活當中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進行的決策,都是無法預料結果的。這種決策行為往往具有"賭博"意味。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獲得安全又可觀的收益呢?甚至有一門叫做"不確定性經濟學"的學科專門討論。

當然不想把這個問題搞得非常複雜,我們只需要在不確定前提下,找到最大的確定性--上漲的房價VS馬雲的忽悠,當然是買房確定性更高。

最容易賺的錢是等出來的

買房,其實是不確定因素下的確定性選擇。

經常有人問我,今年XX房價要上漲多少?明年什麼時候會放鬆調控。這個問題,神仙都回答不上來。

就連股神巴菲特老爺子都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他經常對媒體說的話就是,別問我最近的市場股價,我也一無所知。

對股市來說,技術分析有多麼流行,就有多麼錯誤。

對房市來說,預測房價漲跌多麼受歡迎,就有多麼荒誕。

巴菲特崇尚的是價值投資和長持。如果你再稍微瞭解一下,他還加了槓桿。那麼適當槓桿(首付)+優質資產(房產)+長持(房住不炒),其實就是最好的投資思路。

長持的奧秘就在於,我不用管短期房價漲跌多少,我的房子是用來住的。長期來看,房價一定是穩定向上的走勢。

有人問德川家康,想聽杜鵑的叫聲,但他不叫,怎麼辦呢?

德川家康說:杜鵑不啼,則待其啼。

等待,是最好的方式。

房產投資的時機,也是需要等待出來的。這就是天時。表現在市場具體就是:政策鼓勵買房、稅費減免、利息降低,比如09年,比如14年。

有人說,現在通貨膨脹很嚴重,不買房資產縮水。資產縮水也不僅僅只是你一家。大家都在縮水,你怕啥?

有人說,住宅不能買了,商鋪要不要買?寫字樓要不要買?不限購的地區要不要買?不買,不買。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

牛市不來,則待其來。

“上漲的房價”與“馬雲的忽悠”,你會選哪個?

說到底,買房是一種焦慮症

論壇上有個帖子,一位業主說,我之前看房的感受就是,買房要看中介向著誰。

有買家說,我們也正在談,中介的意思是馬上就要漲了,錯過這個房子,就買不到了!

有賣家說,好巧我也在談!聽中介的意思好像崩盤在即,錯過了這個買家,我這房子白送都沒人要了!

說到底,中介還不是利用了我們焦慮的心理。越焦慮,越著急,反而越不能冷靜思考,所以會被別人牽著走。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成為韭菜的社會。中年人被油膩收割,老年人被健康收割,年輕人被娛樂收割,家長被學區收割,中產被焦慮收割……

這也是一個需要自我反省的社會。偽新聞氾濫、磚家大V不計其數,真相正在慢慢死去,但可怕的是無人在意。

“上漲的房價”與“馬雲的忽悠”,你會選哪個?

2017年,三四線韭菜瘋狂加槓桿,外地人紅了眼殺進場被限售。

2018年伊始,環京拿不到備案價的樓盤全款分期割韭菜,環滬不限購地區迎來一車車外地大巴,轟隆隆的土地上是挖掘機的鳴唱和漫天黃土飛揚。

一場場精彩大戲永不落幕。

有人說,究竟怎麼做才能不被割韭菜?

很簡單。沒有配套的地方,不確定,不投資。有配套的地方,短期不確定漲跌,但長期看漲,佛系買入就好。

不確定能不能下房本、不被法律保護的房子不投資。房子又不是富貴險中求,安安穩穩買二手就好。

如果讓我最一次最誠懇的建議,我依然是這句話:

2018年,尋找不確定因素下的確定性投資!

“上漲的房價”與“馬雲的忽悠”,你會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