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进入夏季,

我国多地发生儿童溺水死亡事故

教训十分惨痛。

原可避免的意外,

让多少孩子的生命在盛夏戛然而止。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56.04%。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天,快乐玩耍的孩子里,就有88个因溺水死亡。

与其惋惜忧虑,不如从现在开始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游泳,

让孩子掌握保护自己的正确方式。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7月22日上午,罗湖区文明办、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举行了“文明亲子,水上乐园安全行”活动,来自罗湖社区家园网“爱在童行文明亲子团”50多位家长、孩子及义工,在急救教练的指导下学习预防溺水知识。活动当天,很多都是一家三口全体出动,看得出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安全意识,除了一起学习,还让教练一对一指导“按压”,力求动作更标准。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杰利表示:“水上安全培训是‘爱在童行 暑期户外安全大课堂’的最重要一课。暑期的少儿溺水事故频发,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必须要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享受暑期快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不会游泳可以慢慢学,

不懂急救可以积极求助,

但更令人担心的是,

我们很多人理解的溺水——

居然是错的!

有多少人见过真实的溺水?

我们对溺水的刻板印象,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溺水后,人总会慌张大喊、胡乱挥手吗?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不会游泳的人,会乱蹬乱扒,动静很大吗?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溺水后,人是不是面朝下,躯体水平浮于水面?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下沉时,是不是会张大嘴、使劲拽拉他人,

还在水下吐一堆气泡?

好,先不揭晓。

再问问你,“溺水后怎么救人”才对?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是以这种姿势?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上岸后,是不是马上做人工呼吸,

然后在胸上“温柔地”压两下?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力气不够没法救上岸,“水里送气”是不是也可行?

告诉你——基本全错!

要是现实中这样操作,

分分钟耽误宝贵的救助时机。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先来一张击碎三观的图吧——

真正的溺水,是这个姿势!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岸上的人看到,十有八九会以为溺水者没事,只是浮在水中玩。看起来像站着?或是调皮地在走太空步?大家当然不会担心,因为起码……“头还在水面上呢”!

但其实,这种姿势已经万分危急

再看一张——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图可能有点不直观,但它想表达的是:

溺水的人未必一定会惊慌,

反而可能看起来“相对正常”。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别以为他在玩水,其实他在垂死挣扎。

所以到底什么是溺水?

怎样才是正确的抢救?

来好好整理一下这个重要知识点吧!

溺水 是常见的生活意外事件,然而很多公众却不知如何施救溺水者?即使是一些医护人员也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存在错误认识,正确了解溺水概念非常重要!

一、溺水概念: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的过程。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溺水戏,

就相对真实。

二、溺水过程大致分为:

1.屏气期;2.喉痉挛期;3.水入呼吸道期;4.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也可能发生在喉痉挛期或水入呼吸道期。

三、溺水救援

首先,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其次,团体救援优于单兵作战。会游泳不代表会水中救援,水中救援需专门训练。

四、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与急救措施:

1.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

如果没受过相关培训,

但溺水者情况危急,

急需救援,该怎么做?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首先要确认溺水者是否还有心跳和呼吸。如果有,则应该立即为溺水者盖上衣服或毛巾保暖,同时将身体侧卧,头部向下,帮助将肺部积水控出。

如果没有心跳和呼吸,

那么要尽快进行紧急施救:

第一步:先让溺水者平躺,尽量让脚比头高,更容易使肺部积水流出。

第二步,检查溺水者口腔,清除杂物,并把舌头拉出,避免堵住呼吸道。

第三步,实施人工呼吸——跪在溺水者右侧。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心脏复苏的正常顺序,是C-A-B: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而溺水急救的顺序不同,应该是A-B-C,即:

A:开放气道。将溺水者下颌抬起,让气道打开,判断有无阻塞物。

B: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

C: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胸部正中和乳头连线的垂直交接处。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第四步,直到溺水者吐出积水,马上将身体扶起,拍背。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如果事发紧急,

没有办法及时获取救援,

那该如何自救?

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挣扎,不要张嘴。

正确动作:第一时间先屏住呼吸,使身体浮起。四肢放松,尽可能把头向后仰,露出面部,保持仰泳姿态“躺”在水面。

待身体逐渐稳定后,再开始调整呼吸,作出下一步应对——尝试呼救,或等体力恢复后游回岸边。

如果需要长时间等救援,而且水面风大浪大,那么可以采用另一种姿势——“水母漂”。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吸气后,四肢自然下垂,身体俯漂在水面。需要换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划水,顺势抬头呼吸,然后闭气低头,恢复姿势。这个姿势可以帮人最大程度保留体力,保证呼吸。

附加危险题

1.如果抽筋了怎么办?

调整好呼吸后,用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远端(腿抽筋,就把头潜入水中用手握住脚掌),做反复屈伸运动,可缓解痉挛。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2.如果遇到旋涡怎么办?

发现自己接近旋涡时,切记不要踩水,不要让身体垂直在水中,否则会被快速卷进旋涡。应马上平卧于水面,顺着旋涡边缘快速游开。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这个夏天,想玩得放松、安全,

请一定要牢牢记住上面的知识点!

(最好不止是学习和记忆,

有机会也和家人模拟操作一把)

请叮嘱出游的孩子。

也告诉有旅行打算的身边朋友。

别怕麻烦,

很可能因为你的“多说一句”,

能拯救一条无辜的生命。

有奖征集

生活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受益者、见证者……哪些变化令您震撼?哪些故事令您感动?哪些经历难以忘怀,哪些感受值得分享?

诚邀您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亲身经历、感想体悟,晒一晒美好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周知|家长必看!真正的溺水和你想的不一样!

信息来源罗湖区绿色出行志愿者协会、Sir电影,综合网络信息

统筹整合:罗湖社区家园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