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考試44分被錄取,哈爾濱菸草公司回應稱「筆試成績不做參考」這件事?

張菲紅


對於所有招聘考試中增加面試環節,我認為就是為關係戶權利戶留下的口子,有關係的人都是通過面試環節加分進來的,哈爾濱菸草公司,只是全國所有招聘考試當中的一秋之葉而已!雖然我不能百分之百敢肯定,但從已經暴露的各種問題來看,招聘中的面試分,絕大多數都成了關係分、操作分!

這讓我想起了過去的科舉考試,我認為古人的智慧絕對不低於現在的我們。人們在詬病科舉考試的同時,是否認真地想過,一考定終身的科舉考試表面上不能做到全面綜合地考核與選拔人才,但它卻打造了一個公平公正選拔人才的良好的社會生態環境,是保證底層民眾得以有序上升的良性通道!

我並不是希望我們回到科舉考試的時代,但我們必須學習科舉考試當中讓舞弊者傾家蕩產的作風。現在所有招聘考試當中的筆試環節成了舞弊者的天堂,使得弱勢群體在法律層面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一句面試成績不過關,讓人變得啞口無言。

我的觀點是,如果非要進行面試,可以將面試放在筆試之前,只有通過面試的人才能報名參加考試,但這個比例要足夠的大,面試不計入錄取成績,最後以筆試分數作為錄取的唯一依據。這樣可以更好地杜絕舞弊,又可以為用人單位選拔到優秀的人才。


山人的生活感悟


61.5+76=137.5,44十82=126總分相差11.5分被錄取了,只能說明用人單位作弊手段拙劣,是違背公開招聘擇優錄取的用人原則的,是經不起檢查的!

如果用人單位面試分給文化考試44分的應聘者加到94分,總分超過你O.5分,那才叫落選者啞口無言,申訴無由了!



五音山人1


看了提問的複述,讓人很無語。

招聘考試既然有筆試和麵試,就應該都計算分數。考生楊某的61.5+76要高於考生王某的44+82.2,這是不爭的事實。哈菸草回答質疑的人看起來還不夠聰明:直接說筆試成績不算。如果他說筆試成績只算20%或10%,面試算80%或90%,你還能質疑什麼呢!

明眼人一聽(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這個招聘是按人訂製的招聘,考試都是走形式。我當過面試的考官。三五個考官貌似公正,但在“人情大於法”的環境中,事前關照的情況下,提問和打分不可能不偏向被關照者。不信讓他們將面試過程的視頻公開,讓大家來評判評判。

即使面試得了高分,也還應該加上筆試的分數,擇優錄用。不計算筆試成績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再者說了,你招聘的是什麼崗位,非得面試,是這個崗位要形象模樣啊還是這個崗位要口才表達?

習慣了暗箱操作、規則我定的利益集團,對這些年的反腐形勢熟視無睹,還敢這麼幹,太可惡!


陳廣逵


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們能怎麼辦,也是很無奈!!!明明我的筆試成績更高,但是沒有被錄取,人家公司還可以義正嚴辭的講“最終錄用時筆試成績不做參考”

不做參考為什麼還要考?說到這個層面就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崩出來。其實社會真的還是這樣真實,你有能力不代表就一定被認可,公平之所以一直被倡導,就是因為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可是對於我們面試者能怎麼做?

一、相信公平

就當是心靈雞湯吧。說一個我自己的小例子,大學的時候競選學生會主席,一開始身邊有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但是有消息說:競選演講僅僅只是一個過場,名額早就內定好了。

很多人就這個時候打了退堂鼓,本來就是啊,如果真的內定完了,那準備演講還有什麼意思。但我那時候屬於積極分子,演講稿準備了很久,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結果被選上。那是我第一次對於【小道消息】的質疑。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呢?可以算作倖運,也可以說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但更多的,還是一種對公平的信任。我這個小例子是個特例,這個問題中的菸草公司也假的太明顯了。如果你是當地的報考生,明年的筆試還參加不參加??

二、做好自己

社會規則不是由我們制定的,在自己能力還不夠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是遵守規則而已啊。所以面對這樣的不公平,怨天尤人也沒有,還是提高自己的實力,儘管高分數沒有被錄取,但是這至少代表了我的實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始終相信:一個人只要有能力,到哪裡都會發光。


我是許飛,您在工作生活中有遇到這樣的時刻,歡迎留言交流哦~對於職場話題感興趣也歡迎關注我,一起進步


許飛職場力


感謝頭條的邀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並不是報考該公司的一名考生,但是對於該公司的這種行為,我為其他的考生感到十分的不公平,當然我也很慶幸自己沒有去該公司應聘。

其實我想對落選的楊某說:“你未被錄取應該感覺到慶幸,因為這種公司就算你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一名員工,但是對於沒有後臺的你來說,恐怕很難有升職的機會了,所以還是擇良木而棲吧”。

該公司很明顯就是因為某人有關係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等更加傾向於那名筆試成績低的應聘者,竟然還若無其事的公開宣稱筆試成績不做為最後錄取的參考,那麼我就想問了,既然筆試成績沒有用,那麼為什麼還要安排筆試呢?浪費著國家的紙質資源,不會單純的就是想看看各位考生的書法文筆吧。

為什麼大多數公司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都會選擇筆試加面試這種模式呢?

這是因為面試是考官給應聘者直接打分,這裡面就有很大成分的主觀因素,或許就是因為某個人的相貌比較端正就給的分數比別人稍高了,所以單純面試的成績並不能很好的代表一個人的整體素質,這就需要在面試之前先筆試了,筆試的評判是客觀的,單純就一個應聘者的思維和情商等硬性條件進行打分,並不添加考官的個人感情色彩。而該公司的這種行為,可謂是給自己的公司添了一筆令同行不恥的濃墨重彩啊,其實我也挺佩服該公司的這種勇氣的。

面對社會上的這種不公平待遇,我們要心平氣和的對待,畢竟就算是自己再感覺到憤憤不平,也不會改變這種現狀,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變得更好,爭取公平從自身做起,某天等自己成功了,不要與世俗同流合汙罷了。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職場達人“這個饅頭有餡”。獲取更多職場實用技能,請點擊頁面頂端【關注】。


饅頭聊職場


筆試成績不做參考還考筆試做什麼,這個藉口未免太假。

你這次考試很可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就是說不論你多優秀,那個崗位就是給對方準備的。

你可以再瞭解一下其他未錄取考生的面試成績,如果有比王某高的,那真相就不言而喻了。

但即便哈爾濱菸草公司的招聘有黑幕,你也無力改變未被錄取的結果

如果你選擇在網上曝光這家公司,先不考慮曝光的效果不理想,沒有引起太多關注,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就算這件事情在網上成為熱點,哈爾濱菸草公司迫於壓力重新進行招聘,你也不可能被錄取,畢竟你把事情鬧這麼大,造成這麼壞的影響,你的面試成績可想而知。

所以,你最終只能選擇去其他公司應聘,並且在應聘前確認這家公司沒有招聘黑幕。

就這個問題,我想再延伸一下,社會上本就有許多的不公平,該如何看待這些不公平現象呢?

這裡我給你提供兩個答案,你自己就能做出判斷。

一是問“憑什麼”,這類人最喜歡抱怨規則,覺得自己是弱勢的一方,遇到問題總是在問“憑什麼”,認為自己失敗一定是有人在坑我,有陰謀論,然後就攻擊和加害對方,或者認為是規則錯了,然後就一直等待那個公平的、屬於他的規則。

二是問“為什麼”,這類人很少質疑規則,即便出現了自己不能接受的結果,也會傾向於問“為什麼”,他們認為規則是有道理的,即便自己失敗了,一定是因為還有什麼道理他沒搞清楚,然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送給你一句話:感覺疼的時候,你正在成長。


張兆傑說


在職場的態度是,一家公司有可以設定任何標準,有些是公開的,有些涉及到職業歧視,就會用“回家等通知”的方法拒絕你。

所以,很多時候你明明比別人優秀,卻得到不到崗位。

但是,菸草公司不一樣,這種組織的性質屬於全民所有制。


此類公司必須提前公開所有標準細則

好像一些朋友根本不明白全民所有制到底是什麼意思,並拿這個事件當做普通企業那樣分析。

對此,必須明確的說,兩者並不一樣。

而全民所有制,說到底就是全民所有。

這時候肯定會有人好奇的問:既然是全面所有,也沒有見到分錢啊?

有這樣問題的人可以打開窗戶看看,外面的道路,外面的公共設施,這些都需要巨大的成本,僅憑那麼點個稅夠做什麼的?

也就是說,全民所有制的盈利,全都會回饋給大家,只不過不會用分錢這樣的辦法,而是創造公共服務產品。

所以,這類公司必須公開所有的經營事項

因為它要對所有人負責。

也就是說,當菸草公司招聘的時候,必須要明確招聘的細則,包括招聘過程和錄取標準。

如果因為模糊不清導致了私相授受,那就等同侵害了公共利益。

對此,筆者認為這件事兒必須給一個明確的說法,如果官方指出“筆試僅作為篩選標準,而面試才決定是否錄取”的話,那就應該明示每個環節的功能。

目前筆者並沒有找到相關信息的明示,所以就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明示了,而考生楊某並沒有發現,此時再出來說菸草公司的招聘有貓膩,那菸草公司應該追究楊某責任,大家也應該批評這樣的人。

因為在菸草公司沒錯的情況下,楊某的作為等同於侵害到公共利益。

二是沒有明示,那麼應該鄭重向楊某道歉,同時追究招聘主管事項責任人的責任,該罰就得罰,而且要罰到這個人長記性,永遠不會犯錯才行。

另外,如果菸草公司真的犯了錯,想必大家會好奇楊某得到何種補償。

對此,筆者可以負責任的說,無論是私相授受,還是真的標準在前,結果都註定了楊某根本沒考上。

有人可能會覺得,楊某肯定為了考取這個職位而增大了機會成本,比如瘋狂的學習等等。

但是大家要注意,機會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獲得”的或然率。

兩者在很多時候是存在正向關係的,但無論機會成本有多高,錄取的結果都只是或然率,不可能出現必然率。

所以,沒有人會為可能發生的事情負責。

但如果楊某認為這次招聘存在著漏洞,甚至可能存在著徇私舞弊,那麼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該公司重新進行招聘。

而該公司作為全民所有制的企業,也有義務進行重新招聘。

但是,結果仍舊是楊某很難被錄取,就算被錄取他也不敢去。

所以,對於楊某來說,無論是生悶氣,還是發洩,結果都是需要再找工作。而發洩則涉及到成本,並且傳出來之後,對其在找工作也不利。

那麼,楊某還是直接找工作比較好,畢竟這件事兒已經公開了,輿論方面已經給了對方壓力,其也算髮現完了。

這時候大家可能好奇為什麼“發洩”會對再找工作不利

這裡涉及到企業的人力管理的風險問題,任何一家企業都會出現問題,其中很多問題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但如果企業有這樣一個人,有這樣一個遇到點問題馬上發洩出來的人,那就很可能在沒解決的時候造成風險的爆發,到時候企業遭受很大的損失。

我們都知道,企業經營除了必須符合公司法和勞動法之外,很多時候都有彈性的空間。比如項目急,大家就義務加加班,不忙的時候,內部就搞點小聯歡,這是一個企業正常的狀態。

而一旦有一個人特別計較,加班一分鐘都要加班費,不給就仲裁的話,想必沒有一個老闆會用這樣的人吧?

這就是楊某如果“發洩”了,就不會由企業願意要他的原因。

這時候有人會說,企業不就是應該規規矩矩,分秒不差嗎?

這話沒錯,道理也沒錯,只不過你要是非得規規矩矩,分秒不差的話,肯定會被淘汰。

因為企業淘汰了你,就很容易招到一個不斤斤計較的人,同樣的人力,他比你的價值高,人家自然用後者。

所以,今時今日所導致的問題,比如很多企業中的義務加班,還有按照最低標準交保險,其實都是員工默認的,如果每個人都明確規則,要求企業必須按照規則執行。

很多不合規的企業就會招不到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就必須提高人力成本。

所以,誰也別怪誰,今時今日的結果,是大多數人用行為決定的。


最後總結一些,雖然筆者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但仍認為事件中的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可能存在著信息未提前公示的問題。但筆者沒有證據,也找不到相關信息。

所以,筆者只能盡最大可能性來幫大家認識到此類企業的特性,以及職場中一些規則,一方面希望有個共同監督的效應,對全民所有制企業有一定的約束。

另一方面是告訴一些人不要怨天怨地的,社會如何發展是更多人決定的,如果你真的有意見,要不就努力打破它,要不就換個地方,靠嘴說什麼用都沒有。


小言詹詹


這很奇怪嗎?菸草公司是企業,有自主用人權,用誰不用誰完全自己說了算,不受國家監管,因為菸草公司是壟斷行業,工資待遇、福利等在同一個城市中也是中上水平的,想進去菸草公司絕非易事。

菸草公司基本上很少進人,這裡的進人是指有正規菸草公司編制的,換句話說就是別看幹活的人多,有正規編制的沒幾個。還有就是菸草公司用人多半以招內部子女為主,其他人想進入菸草公司得有非常硬的關係和實力。

哈爾濱菸草公司通過筆試招人無疑就是一場鬧劇,出了這種事簡直就是醜聞,無論怎麼解釋都很難自圓其說。

前面說了菸草公司是壟斷行業,經過幾年的打擊假煙,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私製假煙的了,菸草公司就更是一家獨大了。雖然銷售額巨大,但卻並不需要那麼多人,運輸、送貨的員工很多都是臨時工,因此,很少進人。這在國企當中算是個特例吧。

相對於菸草公司這樣的國企來說,銀行、鐵路、電力、石油、通訊,等等(不一一列舉了),這些用人多的國企(央企)用人還算相對正規一些,但絕對不是鐵板一塊,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且已經不是秘密的秘密了,不用多說,你懂的。


榆樹錢77542826


這是,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提供的第1269條原創問答

哈爾濱菸草公司因為公開招聘稱錄用結果不參考筆試成績而導致此事件熱議,其實在企業裡,這種看上不去好似不公平的事情非常多。


根據我多年來的HR工作經驗,在大部分的上市、國企集團公司內招聘過程中收到的簡歷特別多,因此在崗位招聘中會設置從簡歷篩選到筆試,再到一面、二面、體檢等不同的階段,這個過程需要篩選掉95%以上的候選人,而篩選的標準除了基本的學歷、專業、專業等級證書、相關工作經驗年限之外,還有身高、外貌以及家庭關係、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而筆試過程僅僅只是其中一個篩選候選人的普通方式,大部分情況下,筆試成績僅作為筆試過程篩選候選人的衡量標準,也就是說,公司會按候選人成績進行排名,而多少名次之後就沒有面試機會。筆試成績僅限於此。因此,對於哈爾濱菸草公司所說的錄用不參考筆試成績,這是實話,只是讓很多人產生了誤會,不接受而已。


當然,在此前那些年裡,大型國企在招聘過程中會有灰色地帶,但現在已經越來越少。


隨著我的年紀漸長,會發現現實裡的公平其實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有相對而言的公平。因為很多主觀性的判斷,無法確保完全的公平。在我看來,公平不是一種結果,而應該是一種機會。

只有大多數人有參與競爭的機會,才會有更多的“公平”的結果。而追求結果的公平,可能是對大多數社會底層人群最大的不公平。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20多年前,剛參加工作,一天看到公示欄貼了一張內部招聘啟事:本集團總經辦招聘科員一名,有意者到辦公室報名。

不到1200人的企業,有300多人報名。

第二天,告示後面加了一張紙:年齡25歲以下。報名人數少了一半。

第三天,後面又加了一頁紙:本科以上學歷。報名人生銳減到50多人。

第四天,後面再加一頁紙:限女性。

報名人數只剩下不到20人。

第五天,後面加上第五張紙:必須有三六車間實習經歷。

某女成功入圍,進入總經理辦公室。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蘿蔔招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