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妈妈说宝宝三个多月,躺着的时候腿很有力气,但就是不肯站是怎么回事。其实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过早学站容易导致宝宝腿骨变形,也容易发生骨骼脱位。如何让宝宝站得漂亮,站得健康呢?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过早站立容易导致宝宝腿骨变形,还有可能导致宝宝骨头脱位。

著名儿科专家曾说过,过早让小婴儿在大人腿上蹦跳站立,早期训练孩子站立、行走等,可能会导致今后发生O型腿的可能。孩子的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过程,过早、过多人为干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小婴儿骨骼中所含的有机物会比较多,无机盐相对含量比较少,这种结构让宝宝骨头具有硬度小、弹性大,容易变形的特点。过早地学习站立除了容易令婴儿的下肢骨头发生弯曲畸形外,还会由于经常被家长牵拉的肘关节发生桡骨头半脱位的危险。

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二:很多有经验的妈妈会认为,将宝宝放入学步车内学走,又省劲又可以让宝宝早学步,还可以防止小孩摔倒,一举三得。


但事实上,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对小宝宝的骨骼发育可能发生不良的影响。由于宝宝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到能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过早使用学步车让宝宝站立或走路,宝宝的脚跟基本不用力,过多使用会让宝宝习惯性地形成前脚掌着地的走路姿势,出现O形腿、X型腿等情况。

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三:站立时间不宜过长。有少部分宝宝发育得快才6个月就学会站立并喜欢站立的感觉,但家长不能由得宝宝一直站立,宝宝站立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骨骼完全变形。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骨结构以软骨成分为主,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肌肉的力量比较薄弱,骨骼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就会出现畸形。

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各位家长要注意,小宝宝学站每次要少于5分钟,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学站时间可以慢慢延长。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孩子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


★注意事项四:有部分家长误以为早训练宝宝站立走路可以有效防止宝宝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营养不足症状。

宝宝学站学走并非越早越好,宝宝学站有什么注意事项?

但其实事实上恰恰相反,营养不足的婴儿因为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一旦过早站立,下肢负重过度就会很容易发生骨骼弯曲畸形。所以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状的宝宝更不能勉强多坐或多站,最好是推迟学坐学站时间,让宝宝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让宝宝骨骼发育正常后才让宝宝学坐学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