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法华经》共二十八品,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第二十五品。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演说《法华经》,当时参加法会有十多万众。这时无尽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双手合十向释迦牟尼佛顶礼。问道:“观世音菩萨因为什么因缘而称为观世音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数之不尽那么多的众生,他们正遭受到种种苦恼,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后,只要他们一心称念菩萨的名号,‘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观察到他们的音声,让他们都得到解脱……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田宝

策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夏天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至,人世间上蒸下煮

这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意乱之日

也是最快乐的日子

天气虽热,万物繁茂

大暑也是生长最快的时节

我们也要顺应天时,好好生长

坦然接受太阳的热力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腐草为蠲,土润溽暑,大雨行时

夏日炎炎,大暑难耐,欣赏和喜欢它的人的确不是很多。不过,王安石却说:“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与古人相比,我们眼中的三伏天,是另一番景象。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其实大暑天是紧张、急促的,就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一样,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此时若走在大街上,烦人的知了会潜伏在树上扯着嗓子叫唤,古人有谚语:“大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天,艳阳四射。此时大地早已被烘烤到金黄,如果去到田野浪,那麦浪会像海上的巨浪般,翻滚着,扑打着你,扑打着山,扑打着天上的云。

也只有这样的季节,才有资格让人血脉偾张、豪气喷涌。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可大暑天最让我着迷的,还是那傍晚的天空。只要一抬头,上天就像吸了水分一样,蓝汪汪的,那是连画家都调不出来的颜色。北岛说:人们只有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冰雪之后,才会对夏天才有一种真正的狂喜。”

这狂喜让我忍不住跑到太阳下,去抱紧那转瞬即逝的夏天。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三候】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乐食】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人们在应对暑热的味觉苦涩里,还会选择一些清凉酸甜的美食来渡过这个夏天。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仙草乐一夏|南方很多地方有在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凉粉。仙草不仅有消暑奇效,更是一种美味甜品。

小时候放学回家又或者是玩耍归来,一身热汗擦去,再端起那碗妈妈做好的凉粉,一口吃下,冰凉透爽的感觉立刻贯穿全身,暑气也像在顷刻间就全部散去。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凤梨香一年丨当35摄氏度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山丘微热,土凤梨也成熟了。

台湾人最懂得吃它,脱去坚硬的外壳,浸透在盐水里,透过阳光,那粗粝的纤维没有了最初的酸涩,光想想就让人两颊生津。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关于夏天,古人也许会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可万事物极必反,就像暑热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东边太阳西边雨的奇观,听过池塘里的蛙声连成一片,直至嗅到稻花香里的丰年,才在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中惊觉,夏日将尽。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民间习俗知多少?

冰荔枝、热羊汤,祛病延年晒伏姜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炎热的大暑,日照强,雨水多,生机勃勃,孕育着丰收。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收获季节。讲究怡情健身的中国人在每年的这个节气里,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日子里调养身心。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

大暑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

先说第一种,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则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最过瘾的吃法莫过于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所谓“吃仙草”中的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是一种消暑的甜品。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誉为“仙草”。

烧仙草也是台湾的名小吃之一,当地在大暑还有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有败火的作用,再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喝热:馍馍就着羊肉汤

不光吃凉,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山东不少地区的民众,比如枣庄,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有营养学家对大暑吃羊肉进行过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晒姜:暑热晒出好食材

大暑有着一年中最热烈的阳光,让人避之不及。这样极致的酷热,也催生出水分蒸发后的美味。晒豆角、晒辣椒、晒咸菜……这些食材只要天气好,晒上一两天就行了。但有一种食材,得从大暑一直晒到出伏——晒伏姜。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生姜性暖,被暑热暴晒之后变成大热的食材,正好可以给着凉的人救救急。一块伏姜吃下去,暖胃、发汗,捂着被子睡到天亮,一场可能即将来临的感冒就这样避免了。有人说,这三伏天里的恩物,在三九严寒中给人带去了温暖。晒伏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冬病夏治的一种表现。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这个民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今天,当地仍然延续着这项活动。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重“养心”

睡觉“宁心”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补偿。

 大笑“开心”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饮茶“安心”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喝粥“健心”

大暑丨枕书消夏,佛音清凉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我们也许总会理解大暑就是湿热蒸煮

但其实在湿热的背后

是人们在酷热下的一种修行

农田里的暑热

仿佛在告诉我们

人们应该感恩于天地的恩赐

脚踏实地的

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接驳

去修身

无论好的,坏的

都有它天地循环的道理

大暑的美味

就在这一份禅定的清心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