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告知: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指标你真的明白医生怎样理解吗?

每每拿到血常规,作为医生和病人常常最关注的是白细胞,可你真的明白医生怎样理解吗?

小医生告知: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指标你真的明白医生怎样理解吗?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很多人看是否感染的时候,都把问题归结在中性粒细胞的数值上。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但是不一定是感染,今天我们就其中的中性粒细胞(N)来谈谈其升高和降低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40~0.75(40%~7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0~6.30)×10^9/L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有:

1、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可使N暂时性升高;

2、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可增高;

3、生理性增多都是 — 过性的,不伴有白细胞质量变化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有:

① 急性感染或炎症 ②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③ 急性溶血 ④ 急性失血⑤ 急性中毒 ⑥ 恶性肿瘤

小医生告知: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指标你真的明白医生怎样理解吗?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称粒细胞下降;可见于下列这些情况

1、病毒感染:流感、麻诊、风诊、肝炎

2、细菌:伤寒,严重的细菌感染如粟粒性TB

3、年老:慢性消耗疾病或晚期恶性肿瘤伴感染→预后差

4、血液系统疾病AA、粒缺 非白血性白血病 恶性贫血、PNH,物理化学因素 放射线、核素、毒物、药物单核-巨噬C系统功能亢进,脾亢、其它SLE 过敏性休克

小医生告知: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指标你真的明白医生怎样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