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大熊猫保护每年能产生数十亿美元价值

研究表明:大熊猫保护每年能产生数十亿美元价值

大熊猫保护每年能产生数十亿美元价值

在中国,大熊猫显然是一个文化偶像。 然而,由于相关的成本,熊猫保护和熊猫本身也经常受到批评。 6月28日的《 当代生物》杂志上一项分析却表明,熊猫保护具有很大的价值,远远超出熊猫本身的范围。

新研究表明,熊猫产生的价值是其保护成本的10到27倍,扩大熊猫数量储备和加大自然资本投资是值得的。

中国科学院的魏文文博士说:“许多批评者认为花费宝贵的资源来保护熊猫是很浪费的,我们的分析与这种观点相反,保护熊猫具有巨大价值,无论是其文化和内在价值,还是熊猫保护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所产生的价值。”

1990年至2010年,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国家保护项目(NCPGPH)使大熊猫栖息地翻了一番。 到2010年,共建立了67个熊猫保护区,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覆盖了适宜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为了弄清楚保护大熊猫的价值,魏文文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通用国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框架。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三部分:配套服务,监管服务和文化。 熊猫保护区提供各种配套服务,这些服务受当地人民的重视,如种植作物,放牧动物,采购水源,以及砍柴和种植一定的植物。 重要的监管服务包括管理沉淀水径流,沉积物保留,固碳,养分保留等水文效益。

为了探索大熊猫及其储备的价值,研究人员分析了与熊猫保护相关的每一项服务,并对每项服务的价值进行了对比。 然后,他们将所有这些估计值转换为美元,并使用每个值的中间值来生成熊猫保护年度每公顷的综合估计值,最后得出每年每公顷的保护价值为632美元。

将每公顷每年的价值乘以67个熊猫保护区内森林面积,得出,1980年中国大熊猫保护区的价值为5.62亿美元。到2010年,熊猫及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已增至每年26亿美元到69亿美元之间。

魏文文说:“现在,我们知道大熊猫的储备和保护体系正在努力扭转熊猫数量衰落的趋势,这些努力对社会和大自然都有益,这可以为人们继续支持熊猫保护,最终恢复这个物种提供额外的动力。”

研究人员说,这一令人鼓舞的消息不仅为有利于保护大熊猫,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