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技術解惑:爲什麼白酒有苦味

說起苦,第一想到是中藥的味道,苦口良藥是經過千百年來的驗證。而說到酒的“苦味”,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啤酒。啤酒花在發酵時會產生些許的苦味,不過啤酒相對來說價格低廉,苦味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但一部分人不接受白酒的苦味,畢竟白酒可比啤酒貴多了,很多喝不慣白酒的年輕人對白酒有一個偽定論,認為好的白酒不應該帶有苦味。

其實釀過酒或者愛喝酒的朋友,認為適量的苦味反倒有點增加白酒的風情,苦味說明酒是糧食發酵出來的,是純糧酒。

釀酒技術解惑:為什麼白酒有苦味

那為什麼白酒有苦味呢?苦味又是從哪裡來的?今天唐三鏡吳月平來給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知識點。

一、白酒有苦味正常嗎?

答案是正常。白酒的味道十分豐富且具有層次,有酸、甜、苦、鹹、鮮等口感。很多人平時根本不吃苦的食物,但在喝白酒時,適量的苦味反倒增加了白酒的豐滿,比如咖啡、巧克力、茶葉、還有香菸,這些食物如果沒有苦味,便失去了它們的特點和味道。

白酒的苦味是瞬間的感受,而不長時間停留,微苦不澀是最好的感受。所以白酒有點苦味是加分項。

二、白酒為什麼有苦味?

白酒發酵過程中,醇類物質會產生苦味。另外,釀酒原料中含有單寧、糠醛和酚類化合物,這些都會使白酒產生苦味。

釀酒技術解惑:為什麼白酒有苦味

不過有些酒生產出後帶有長時間的苦味,則是要來源於以下三種情況:

1、原輔料不淨

原料是釀酒的源,如果原料出現黴變,或者處理原料時蒸的不徹底,會產生苦味和邪雜味;

有些原料有皮殼,皮殼中含有較多的多縮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生成帶有焦苦味的糠醛。

還有一些單寧含量高的原料,原料中的高脂肪被氧化,單寧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類化合物,帶來苦澀共存的味道;

2、配料不合理

大麴釀造工藝的白酒,一定要注意配比,“曲大酒苦”用曲量過大,則發酵時必產生大量的酪氨酸,經酵母作用脫氨、脫羥而生成酪醇,使酒帶苦味,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3、控制溫度不夠

很多酒採用的事高溫發酵,高溫蒸煮,高溫取酒,這就要考驗窖池的密封性,密封性不好則會發酵時產生倒燒味、苦味、辛辣味、黴味等。

另外酒醅堆放時間過長的話,侵入的雜菌也就多,產生的丙烯醛有持續性的苦味並刺激性強;還有在蒸餾時,溫度控制不當,會產生焦鍋現象。使焦化物質帶入酒中,產生焦苦味。

釀酒技術解惑:為什麼白酒有苦味

三、苦味能否判斷純糧酒?

答案是不能。判斷一瓶酒是否純糧酒,不能簡單以苦味來甄別,因為白酒的苦味不僅與酒體中的微量成分醇、酚等物質的量比有著密切的關係。

還與上述指出的三點原因有關,各釀酒廠的工藝條件、操作管理、衛生條件都不一樣。所以有苦味並不代表是糧食酒,只是糧食酒一定帶有適量的苦味。

雖然苦味是很多不願意體驗的感受,但飲酒時,瞬時性苦味卻可增加白酒的豐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