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以貌取人”是怎么来的?

不要以貌取人,说明以貌取人在社会上是很平常的事,是人和人见面后的第一反应。反对以貌取人、倡导人人平等是社会的进步,但“以貌取人”从养生角度来讲还是有些道理的。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以貌取人”是怎么来的?

我们在街上经常看到看相算命的先生,他们的依据是《周易》,剔除神鬼之说,有时候觉得算得还挺准,好像亲眼看到一样。其实在古代,医和易是同源同宗的,都是根据人和自然的发展规律进行演算,然后得出结论,后来封封建帝王为了便于统治国家,利用人们的畏惧心理增加了神鬼等迷信的说法。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以貌取人”是怎么来的?

那么看人看哪里呢?举个例子。称赞别人有魄力、有精神、有胆识、意志坚定、聪明等,精、气、神分别来自于身体中的肾、肺、心,胆主决断力,脾主运化是为意,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有耳聪目明之说。肺肾相交的能力表现出魄力,心肾相交的能力表现出精神,脾肾相交的能力表现出意志,肝肾相交的能力表现出聪明,这些内脏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形成了人们看到的上述表象。所以透过表象看本质,看人主要看身体好不好(因为古代没有先进的检查仪器),身体不好,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以貌取人”是怎么来的?

话说两头。被以貌取人者,生活作息不规律,受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对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以至于没有了应该有的“貌”,也就不能怪别人以貌取人了。补救措施:认识自己,修身养性,提高能力,改头换面。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那么“以貌取人”是怎么来的?

以貌取人者,需要足够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力,才能以貌取人,否则还是要以实践来检验别人,避免偏见,错失良材。以上道听途说,不足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