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去海南三亚,如果赶上大型活动,就会看到一群黎族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摆起了竹杆跳起了舞。这就是黎族民间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叫“竹杆舞”,也称“打柴舞”。它在黎语中被称为“转刹”和“太刹”。原本是黎族丧葬活动中的舞蹈,如今却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常常出现在各大舞台,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如果外国人知道这健美操是怎么来的,不知道会不会嫌晦气呢?

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关于“打柴舞”的起源,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说它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人的丧葬活动。当时黎族村寨有种一丧法叫“旱赛”。,这种丧法的人死后入殓,并不会马上入土,而会在家停棺12天或者24天或者一个月不等的时间,然后才入土。因为海南地区蛇虫鼠蚁巨多,在停棺“旱赛”期间,各村寨的人会轮流派人前来陪家属守夜。同时守夜的人到了晚上到累又困,有时气温低时还会冷,所以就地拿起工具跳起了舞。

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这打柴舞所用的所有道具,都是作为出殡时的工具使用,且各有各的用途。如打柴舞的两条垫木,它是出殡时用来绑定棺材的托架,而那九套击木中五套,用来同垫木一起固定棺材,而另外四套,是出殡时16个人用来抬棺材的工具。跳舞时,通过多对木棍的上下、左右、交叉的分合击板,人在其中来回跳跃,模仿生产、生活及各种动物习性做出各种动作,从而形成一种节奏强,有动感的舞蹈。

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渐渐地,这种舞蹈演化成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这是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

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如今,这充满宗教色彩和民族风情的舞种,因为有极强和娱乐性和竞技性,很快就传遍海南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把平时只在丧葬活动中跳的打柴舞改编一下,再把木棍换成竹竿,就成为新时代的竹竿舞,搬上了舞台、银幕甚至运动场。

丧葬守夜跳起了舞,古代黎族人玩得这么欢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