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今日立春(阳历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减字木兰花 立春

宋 ·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咏春词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作者笔触欢快,并无消极之意,海南绚丽的春光跃然纸上,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立:开始。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在立春这天迎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还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官方如此,民间也纷纷效仿,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充满希望的节气。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鞭春牛

山西有民谣云: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牛是古代农事中的重要角色,开春犁地准备耕种,自然少不了它的出场。在立春这天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新的一年农事开始了。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戴春幡、春胜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天气回暖,人们打扮自己的热情也开始回归,春幡和春胜都是古代人戴在头上的一种装饰物。

春幡男女皆可佩戴,一为美观,一为讨个趋吉避凶的好寓意。春胜

是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首饰,“胜”是指戴胜鸟,因此首饰的设计也仿照戴胜鸟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发展,两种装饰物便不再细分,常笼统地称春幡胜。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天气如何回暖

立春三候中讲: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意思就是,立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浮到水面,此时水面还有未完全溶解的碎冰片,看上去就像鱼在背着冰。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一茶

正所谓“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清香的茉莉花茶和立春最为相得益彰。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抗衰老、防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在清朝时期,茉莉花茶就被列为贡品。

在茶香与茉莉花香的氤氲熏染之下,早春的气息也在鼻尖和舌尖轻轻绽放。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茉莉花茶是绿茶的再加工茶,含水量高、易变质。因此保管时应注意防潮,尽量存放于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中。

一花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花木报节令,虫鸟说农时。在自然界之中,最早带来春天讯息的,便是迎春花、水中鸭也。

迎春花的花朵很小,但是一开放便是一片黄莹莹的耀眼之色。每年冬末早春的2、3月是迎春盛开的月份,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我们都可能发现迎春花的身影。

不畏寒威,不择风土,这就迎春花遍地盛开的秘密。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 迎春和连翘的区别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迎春花 六瓣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连翘 四瓣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其实,关于春天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说法有很多。

一种说法是从“立春”节气开始。理由是“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一般在阳历的二月四日至五日,也正好处在春节前后的十天之内。

二是传统的说法。就是把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作为春天,分别称作“孟春”“仲春”,“阳春”。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气象学的规定:是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由热带跨到寒带,从科学的角度讲,以平均气温为标准来确定进入春天较为科学。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此时,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农谚云:立春一日,水暖三分。你有没有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春天的迹象呢?

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