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断与直指的典范

顿断与直指的典范

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0年于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后,遵照元音老人的嘱咐,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禅门祖师,接引学人,顿断与直指,同时并用。禅宗祖师顿断学人的妄想,直指学人的心地,把学人推到净裸裸、赤洒洒、一物不挂的境地。于此净裸裸、赤洒洒、一丝不挂的境地,禅师向那根源上一指,学人反观一见,便能当下见性。此是禅宗祖师的范式。

神光问达摩祖师:“吾心未安,请师与安。”达摩闻言,豁然之间,瞪目圆睁,凝视神光。此时的神光,将会如何?只得根尘脱落,一丝不挂。到得这里,也只是威音王时,而非威音那畔。正于此时,达摩祖师云:“将心来,与汝安。”神光觅心,了不可得。这正是反观自见。达摩祖师问:这是什么?慧可大师,当下有省。[1]

有些禅师,只有顿断,而无直指。只有顿断,而无直指,落在断灭里,一住一万年,也不得见性。有些禅师,只有直指,而无顿断。只有直指,而无顿断,则千指万指,亦无用处。何以故?不脱妄想,不得见性。

在禅堂里,冷不防地被打一香板子,豁然之间,便会根尘脱落。这便是顿断。顿断之时,当有直指。若无直指,则千断万断,亦无用处。

慧可大师接引僧璨,也是顿断与直指并用的。慧可大师问曰:“来作何事?”僧璨曰:“请和尚忏罪。”慧可大师默然,良久。慧可大师的这个默然,良久,已经是个顿断。慧可大师又云:“将罪来,与汝忏。”僧璨依教,反观自见,良久,云:“觅罪不可得。”慧可大师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僧璨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慧可大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僧璨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2]

“将罪来,与汝忏。”回头觅罪时,万法皆脱落,这便是顿断。慧可大师的这句“将罪来,与汝忏”,再配合上他当时的表情和语气,那种逼人回头的威慑力,使得学人当下空灵,一罪也无。“当下空灵,一罪也无”时,便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大好机缘。若能一眼认出这个妙明真心,则当下即到威音那畔。

惠能大师开示惠明的那段经典公案,也是顿断与直指并用的。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3]

“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这是顿断妄想。“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便是直指人心。

百丈下堂句,也是如此。百丈下堂,大众离去。正于么时,百丈召大众。大众回首。百丈问:“是什么?”[4]

冷不防时,被人召唤,于此当下,妄念顿断。正于此时,百丈更问:“是什么?”这一问,是直指人心。这闻召唤声的,是个什么?只是这昭昭明明的无相真心,也是圆照十方的诸佛法身。

马祖道一开示大珠慧海,也是顿断与直指并用的。慧海向马祖求佛法。马祖云:“我这里一物亦无,求什么佛法?”面对这样的回答,无论是谁,都会猛然一惊。猛然一惊,于此当下,一念也无。一念也无,却了了常明。这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是个什么?妄想顿断,此心不断。马祖再指示道:“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自家宝藏,在自己这里,却向他人那里求求宝藏,这正是“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慧海不会,问曰:“哪个是慧海宝藏?”马祖直接指示道:“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这问话的是谁?这动念的是谁?唯此一心,是问话的人。唯此一心,是动念的人。唯此一心,是诸佛之母。唯此一心,是自家宝藏。慧海闻此,豁然识得,踊跃欢喜,畅快无比。

马祖云:“我这里一物亦无,求什么佛法?”。后来,慧海上堂云:“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不劳久立,且自歇去。”马祖云:“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人问慧海:“如何是佛?”慧海曰:“清谈对面,非佛而谁?”[5]师徒二人,同一手段,同一鼻孔。

黄檗祖师开示学人,也是顿断与直指并用。裴休入寺,见高僧像,问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黄檗朗声呼曰:“裴休!”裴休应诺。黄檗云:“在什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6]

这闻声的是谁?这应诺的是谁?这个正是画像的主人,也是天地万相的主人。某甲见天的时候,这个天相,便是某甲的心相,某甲的心,便是这个天相的主人。某甲见地的时候,这个地相,便是某甲的心相,某甲的心,便是这个地相的主人。某甲看山河大地的时候,这山河大地,便是某甲的心相,某甲的心,便是这个天地万相的主人。某甲如此,乃至一切人,悉皆如此。《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7]又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8]这个妙明真心,是现一切相的人,是一切万相的主人。这个主人,儒教称为“仁”,称为道,称为人心。佛教称为“佛”,称为自性,称为妙明真心。这个主人公,无论有多少名字,他只是诸人“本真的自己”。

迷人不知自心是佛,不知自心是仁,不知自心是我,不知自心是道,妄想出一个对象化的“道”,妄想出一个对象化的“佛”,把妄想出的对象化的道当作主人,把妄想出的对象化的佛当作主人,这正是颠倒妄想。

又一日,裴休托一尊佛像,请黄檗禅师与这尊佛像安名。黄檗禅师召曰:“裴休!”裴休闻声应诺。黄檗禅师曰:“与汝安名竟。”裴休便礼拜。[9]

裴休手捧的这尊佛像,到底是哪尊佛的像?是释迦佛的像,还是药师佛的像?是宝生佛的像,还是阿弥陀佛的像?千佛万佛,总是诸人当下的这尊不生不灭的佛的化现,总是这个了了常明的无相真心的化现。

世人的妄想,总是在他不知不觉中发生,当他看到某个佛像的时候,他便会自然地联想到某某佛,而不曾想到,自己目前的这尊佛像,正是自己的一个现相,自己便是这尊佛像的主人。于是,见到释迦牟尼佛像时,便会想到两千年前的那个人。见到阿弥陀佛像时,便会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人,听人说东,他便想东,听人说西,他便想西,随语妄想,认妄为真,皆是颠倒妄想。打这样的妄想,即使打到两千年前去,即使打到极乐世界去,他妄想的那尊佛,也只是妄想者心中的事。这个妙明真心,即是万相的主人。佛教所说的佛,只是这个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不因想而有,不因修而成,无始以来,乃至尽未来际,永在当下,现现成成,常乐我净。

裴休请黄檗禅师与佛像安名,黄檗禅师呼唤裴休一声,裴休应诺,黄檗禅师云“与汝安名竟。”这个闻呼唤声的是谁,这个应声有诺的是谁?不是这个四大色身。四大色身不闻音声言动。临济禅师云:四大色身不解听法说法,这听法的人,只是赤肉团上的无为真人,只是这个了了常明的无相真心。这个无相真心,是诸人的本师,是诸人的本佛。三世诸佛,只是这个。这个佛,本无名字,假名曰心,假名曰仁,假名曰道,假名曰佛。自古闲名满天下,今日安名曰裴休。学佛修道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识得这个无相真心。

可见,一切修行,先要息下妄心。妄心息下时,反观自见,这个了了常明的,究竟是个什么?若能见得,是名见性。见性之后,是真修行。在此之前,皆是盲修瞎练。

密宗的念咒,净宗的念佛,绵绵密密地念下去,不杂妄想地念下去。直下念去,念至极处,则根尘脱落,万法如如。或念咒,或念佛,一切法门,皆是息下妄想的方便法门,待到根尘脱落、妄想息下时,便是直下见性的大好时机。若能一见见得,不再疑惑,是名心不颠倒,亦名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名往生自性弥陀极乐国土。这个往生,不是经城过邑之搬迁。这个往生,不动一步,翻身即到,极乐国土,所以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可见,妄想顿断,根尘脱落,这是明心见性的前提条件。妄想顿断,根尘脱落,此时,大善知识向那根源上一指,学人反观一见,便能当下一见性。


[1]参阅《景德传灯录》卷三。《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第二一九页中。

[2]参阅《五灯会元》卷一。《卍续藏》第八十册,第四十四页上。

[3]参阅《六祖法宝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第三十九页中。

[4]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第二五〇页下。

[5]参阅《五灯会元》卷三。《卍续藏》第八十册,第七十九页上。

[6]参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大正藏》五十一,第二九三页中。

[7]《楞严经》卷九。《大正藏》第十九册,第一四七页中。

[8]《楞严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九册,第一一〇页下至一一一页上。

[9]参阅《五灯会元》卷四。《卍续藏》第80册,第88页下。

顿断与直指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