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妈妈一人带几个孩子,中国孩子四个人带还累,真相原来在这里

昨晚的“团年”聚会上,大家有开始纷纷提到了二胎的话题,而我首当其冲被催生。我再次准备一如既往的“呵呵”敷衍过去,却被同事们揪着不放,只好“严肃而认真”的说:“老了,生不了了。”结果自然又被一通批,甚至在饭桌上排起了辈,好吧,我又输了!

虽然早已步入高龄产妇的队伍,但身边上至两个母亲大人,下至想想,再有中间的朋友和闺蜜、同事都常常催生,很多时候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不,也问过老公(他也不积极),得出的答案一致:一个孩子都累得够呛,两个还不得抓狂?虽然经济条件上完全可以请保姆,但请保姆?呵呵……

是的,一个孩子已经累得够呛,再来一个不得抓狂?这估计是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不想生二胎的最大理由吧。然而邝小平却在《积极教养——培养自信有领导力的孩子》一书中一语道破为何中国家庭一个孩子都让人累得够呛,是因为中国妈妈是在做保姆!

美国妈妈一人带几个孩子,中国孩子四个人带还累,真相原来在这里

积极教养

邝小平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作家,新浪育儿名博博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美国奥斯汀正面管教华人家长课堂发起人……这一连串的头衔让这本《积极教养——培养自信有领导力的孩子》更具有说服力,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并不迷信权威,却对书中的观点深以为然!

逆商:逆境中帮助你突破重围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听过智商、情商、睡商。第一次听说逆商,不过似乎也和我们之前知道的“挫折感”一样,但最后却发现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教会孩子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时能够从容镇定的面对,而不同点则是逆商则更多的要教会孩子相信世界的美好,人心的向善,常怀感恩之心,去温暖他人,这是我们该赋予孩子的重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给孩子带来的可能不是物质和财富,而是一颗始终乐观美好的心灵。

这样的美好品格不正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都想给孩子的吗?邝小平用优美的文笔、简单的事例和浅显的道理把这个概念从概念、原则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读完,深有感触。

引导孩子合作和多子女家庭爱的平衡,这是我看过为什么要生二胎最好的回答

邝小平老师在书中提出:“为什么美国妈妈可以一个人待着四五个孩子,而中国一个孩子却需要好几个人带?”而她也给出了答-案:因为她是在做管理而不是在做保姆。

在职场打拼过的人都知道,最好的管理者就是那些可以做到恩威并施的领导者。作为“家庭公司”的管理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分配给孩子各种任务后,通过各种正面的嘉奖对孩子进行鼓励,让他妈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可以白白获得的,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取,才能取得。为此,他们也不会埋怨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而会更感恩于父母所赠与他们的一切。

做好了一个孩子的管理工作,那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就相对容易去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能够学会平等、慷慨、宽恕等,而如何去平衡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和爱,是家长需要做好的管理工作。

比如给两个孩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完全的共处,让两个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完全的爱;比如不要把两个孩子做比较,而是正确的表扬,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偏心于哪一个;比如带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让他们得到相同的关注,就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哪一方的冷落……

家是“公司”,父母是“管理者”,孩子是“职员”,这样有趣的新型理念让人眼前一亮,也让在育儿迷途中的父母豁然开朗,也许我们真的不怕生二胎,只是害怕不能给他们最好的爱。看完本书,发现其实也许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美国妈妈一人带几个孩子,中国孩子四个人带还累,真相原来在这里

有爱

【我是一家人三座城,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喜欢阅读、摄影和旅行,家有小学生,欢迎和我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和人生!喜欢,就请关注我!豆瓣名:@花落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