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進貢臭掉了的鰣魚 卻被明朝皇帝當成至寶 吃得津津有味

地方進貢臭掉了的鰣魚 卻被明朝皇帝當成至寶 吃得津津有味

晚唐詩人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講唐玄宗因為寵愛楊貴妃,於是便派人從南方千里運輸荔枝到長安供她品嚐。後人對這首詩的解讀,大多是以為唐玄宗荒淫好色,楊貴妃恃寵而驕,因此才有千里運荔枝討妃子一笑的舉動。事實上,歷史上比唐玄宗荒誕多了的行為都有。

在明朝的時候,江南地區盛產一種珍稀魚類,叫鰣魚。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遺憾,其中有一個是恨鰣魚多刺,就是指這種魚類。當地大臣為了表現對皇帝的忠臣,於是便千里迢迢從江南把魚運到北京供皇帝品嚐。鰣魚雖然味美,但不易保存,一出水就死,古代又不像現代有那麼好的“冷鏈”技術,能一直保持食物的鮮味,於是鰣魚到了北京就成了臭魚。

明人沈德符在他的《萬曆野獲編》中就詳細記載了鰣魚進貢的情形。

其最急冰鮮,則尚膳監之鮮梅、枇杷、鮒魚等。然諸味尚可稍遲,惟鮮鮒則以五月十五日進鮮于孝陵,始開船,限定六月末旬到京,以七月初一薦太廟,然後供御膳。其般晝夜前徵,所至求冰易換,急如星火。然實不用冰,惟折幹而行,其魚皆臭穢不可向邇。餘於夏月北上,曾附其舟,幾欲嘔死。

地方進貢臭掉了的鰣魚 卻被明朝皇帝當成至寶 吃得津津有味

南方進貢的物品中,最需要保鮮的當屬尚膳監的生鮮,而又以鰣魚的保鮮最緊急。鰣魚一出水就死,但從進貢的鰣魚卻要在路上耽誤一個多月才能到北京供給御膳房。如果運輸的時候能夠用冰保鮮,味道倒也不至於壞了,但是運輸過程中實際上是沒有用冰的,因此鰣魚到達北京時幾乎已經臭了。

御膳房的大廚們看到運來的鰣魚都臭了,也不能明說,就只好加各種料進去,將好生生的“原味”變成了大雜燴。

其魚到京,始洗刷進充玉食,上頒賜閣部大臣及經筵日講詞臣。貴璫輩雜調雞豕筍菹,以亂其氣,用銀沙鑼餉遺近臣,侈為珍味,然實不堪下箸。

最恐怖的事情是,在北京的皇帝大臣們只是聽聞鰣魚味道鮮美,事實上都是沒吃過鰣魚的,因此他們也沒法辨別出鰣魚真正的味道如何,於是將臭魚當成佳餚品嚐,並以詩酒助興。

宣宗御文華殿,召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特賜鰣魚醇酒,加賜御製詩,有“樂有嘉魚”之句,士奇等沾醉獻和章。

在明朝的時候還有一件趣談,當時在北京的大太監因為吃的都是“特殊加工”處理好的鰣魚,後來他有機會來到南方,當時的官員們為了討好他就請他品嚐新鮮打撈出來的鰣魚,結果他還質疑人家是騙他。

地方進貢臭掉了的鰣魚 卻被明朝皇帝當成至寶 吃得津津有味

鰣魚雖然變了質,但皇帝依然還是很重視鰣魚的進貢,他們將能品嚐到鰣魚看到是天下和平,臣民歸心的一種象徵。在嘉靖朝,有一位官員曾經因為自己司牧的地區出現災害,就向嘉靖皇帝上疏請求免去鰣魚的進貢,結果不僅沒有免去鰣魚的進貢,還被嘉靖皇帝免職。

鰣魚進貢到了清朝以後依然在進行,但由於明朝的經驗,在鰣魚的運輸方式上進行了改進,由水路運輸變成陸路運輸,雖然保證了鰣魚的新鮮程度,所耗成本卻更大。康熙二十二年,山東按察司參議張能麟上疏請求免去鮒魚進貢,裡面提到了運輸鰣魚所需要花費的巨大人力物力。

竊計鰣產於江南之揚子江,達於京師,二千五百餘里。進貢之員,每三十里立一塘,豎立旗杆,日則懸旌,夜則懸燈,通計備馬三千餘匹,夫數十人...晝夜奔忙,惟恐一時馬蹶,致乾重譴。

運輸一次鰣魚,需要動用數十員勞力、數千匹馬匹,晝夜不停,日夜奔馳,沿途的官員還要提供協助,這其中耗費的成本不難想象。鑑於此,康熙皇帝於是下詔免除了鰣魚的進貢。

地方進貢臭掉了的鰣魚 卻被明朝皇帝當成至寶 吃得津津有味

鰣魚的進貢停止了,但百姓因此所受的苦卻沒有減輕。從地方進貢東西到朝廷,這個成本不可能由皇帝內帑出,也不能由各地官府出,只能分攤給百姓,為進貢鰣魚而加徵的賦稅叫“為辦鰣魚折價銀”。康熙二十年雖然停止了鰣魚的進貢,但直到乾隆皇帝時才作為一種恩典,宣佈徹底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