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姜文的理想主義世界

《邪不壓正》:姜文的理想主義世界

看過《邪不壓正》,我第一次在看完姜文的電影之後沒能產生很大的震撼,雖然整部電影存在很多問題,但整體的觀影體驗還是不錯的。可是走出電影院幾個小時後,對電影的內容我已經忘了一大部分。因此我開始理解很多觀眾和影評的口誅筆伐。如果拿一部好萊塢電影的標準來衡量,那麼邪不壓正絕對稱得上出色:一個復仇的故事,一正一邪的二元對立,以及主角的個人英雄主義,這些不都是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典型特徵嗎?可是相信姜文的觀眾不會滿足於此,他們一定希望姜文在電影中以宏大的視角還原一箇舊時代的北平,希望抗日只是背景,武打只是手段,人性的披露才是本質。可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平庸的復仇故事,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平庸就是失敗。

邪不壓正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姜文一貫的個人風格化表達的任性和迎合大眾的需求產生了對立。《讓子彈飛》是一個風格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姜文習慣以一個平民的甚至略顯低端的視角來表現他的影像,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的性幻想,還是《鬼子來了》中馬大三甚至整個國家的愚昧無知。從他仰視的視角中,可以感覺到他對於時代、人性的反思。而《讓子彈飛》開始,姜文進入了另外一種模式,他有意識地展現他的才華,試圖將過多的內容表達在影像中,具體的表現就是臺詞密度高,戲劇衝突強烈,同時還包含著很多隱喻。於是,《讓子彈飛》因為他的風格和一個好故事的結合而“站著把錢掙了”,《一步之遙》也因為他偏執的自說自話而成了“一堆華麗的垃圾”。姜文不缺才華,缺少的是對才華的剋制,於是在成與敗的兩個極端之間徘徊。

而在《邪不壓正》裡,雖然不至於刻意的迎合觀眾,卻也能感覺到導演渴望複製《讓子彈飛》的叫好又叫座,有意的收斂了自己強烈的個性,但是我的直觀感受是,講好一個故事和表現自己風格之間產生了矛盾,這導致了整個觀影體驗的不順暢,零敲碎打,有種缺失了整體風格就在局部做文章的感覺。

這一特點體現最明顯的就是臺詞。姜文的電影中臺詞一直都是充滿了黑色幽默的風格,這一次,黑色幽默卻總是運用的不合時宜。在藍青峰開車送李天然赴宴的途中,想到要親自送兒子走上絕路,藍青峰的眼淚從墨鏡流了出來,讓我想到《老炮》裡六爺流淚的場景。一個硬漢的柔情流露本應該是悲壯的,我也以為在經歷了一小時的衝突之後導演終於可以把節奏放緩,給觀眾一個情緒的宣洩點。可是接下來的對話讓這種悲壯急轉直下,李天然:“爸,別哭了,再哭就到了!”藍青峰:“我壓著速度呢!”我的感覺是那一刻兩個人像在說相聲,前面的悲情給了這個包袱做了個鋪墊。最後李天然和朱潛龍的決鬥,已經被打得滿臉是血的根本一郎卻充當了那個製造出來的笑料。每當他艱難的站起來,正在單挑的李天然就得忙裡偷閒的把他打倒。這一段中電影院爆發出了笑聲,這難道就是姜文追求的效果嗎?讓這樣一個終結全片懸念的重要場景加入了一些鬧劇色彩,是為了製造黑色幽默?這樣的幽默實在是有些低級。對比《鬼子來了》,黑色幽默是被屠殺時歡快的伴奏,是馬大三被殺前的驢叫,那種幽默,讓人笑不出來,讓人後怕。雖然不需要那樣深刻的幽默,可是《邪不壓正》中的幾處幽默卻讓我感覺突兀,當黑色幽默的作用不再是製造整體的荒誕感,而是冷不丁的出現一次逗觀眾笑一笑時,這部電影就失去了它本應該有的大格局。

除此之外,整部電影出現了很多讓人摸不清邏輯的地方,好像導演想要表現的太多,野心太大,可是由於邏輯關係太過複雜,還沒完全為觀眾理順清楚就讓一個又一個衝突發生了。比如有一個地方我沒弄明白,為什麼在藍、亨、朱、根四人聚餐的時候李天然要裝扮成服務員出現呢,難道他想要在那個場合下殺死朱潛龍?可是他明明是一個內心糾結而且膽小的人,如果他要在那時殺死朱潛龍為什麼一副非常放鬆的表情?在之後餐廳裡一片混亂時為什麼他要彈出一個玻璃片劃傷朱潛龍的眼皮?導演僅僅是為了表現出李天然的非凡身手而一點目的都沒有嗎?類似的邏輯不通還有不少,總體上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可是一些動機無法解釋確實讓人感到不舒服。

不過《邪不壓正》可不是爛片,它不是為了向市場妥協而出現的圈錢之作,雖然有不少問題,但是還是有一些吸引我的地方。整部電影我最打動我的角色是關巧紅。原因大概是她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弱點。李天然和關巧紅都有各自的仇人。當李天然沒能戰勝自己的心魔去復仇時,關巧紅表現出了很強硬的一面,她甚至用手槍指著李天然,用一種逼迫的手段讓他去戰鬥。可是當李天然復仇成功回來找她時,她卻告訴了李天然真相,手槍裡的子彈是假的,就像她的堅強也是裝出來的,她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讓李天然戰勝自己。可是李天然在完成任務後,她依然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敵人和她的過去。一個好的角色可以讓人透過屏幕看見自己,李天然的蛻變固然讓人敬佩,可是平民變英雄畢竟只是武俠小說裡的情節,大多數人其實都像關巧紅那樣,不敢直面自己心底的懦弱。在幾個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角色中,我卻感到這樣一個兼具人性的善與弱點的角色更加的有立體感。導演在電影中設定了一個屋頂世界,它大概象徵著姜文的理想主義情懷,無論地面上的戰火多麼猛烈,這裡依然是一片祥和,而關巧紅和李天然的交集全部來自這裡,這裡脫離了政治上的爾虞我詐,有著人的七情六慾,也有人的心裡最底層的恐懼和慾望。

李天然在屋頂的奔跑,讓我想到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馬小軍在屋頂的徘徊,意識到姜文的電影實際上一直在展現一種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理想主義世界,只不過從最初的隱忍、試探,到如今的堅定而且血性。

《邪不壓正》:姜文的理想主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