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給老師頒發二十年三十年榮譽證書,不如給老師副高正高來實在

學校給老師頒發二十年三十年榮譽證書,不如給老師副高正高來實在

古代學者已經解釋了師者為何。今之學者解釋雲,從師者,職業之生活也。雖然顯得境界不高,但是也是對老師生活的無奈的體現。試問,今年好多大學生畢業了,又有好多師範大學生畢業,需要就業崗位來上班來上課,來教室內體驗教師的生活。很多一線的的中小學老師很辛苦,而且越來越辛苦。為何?因為老師做的工作,開始不在於教書育人,而是有很多無關教師教育的事情,比如走訪老師家鄉小河溝渠,來確保學生安全。試問,家長呢?比如讓老師必須寫論文搞課題,其實老師的本質工作還是教書育人,不是嗎?

學校給老師頒發二十年三十年榮譽證書,不如給老師副高正高來實在

尤其是很多老教師,從教了二十年三十年的老教師,其中不乏一些教師是中級職稱,更有大部分是初級職稱,而且還有部分老師到退休了,還是初級職稱。這些說著簡單,其實,職評是什麼,職稱是什麼,是老師的月收。如果沒有副高或者正高,那麼老師的月收,同樣的教學工作,哪怕是更加重的教學工作,都是沒有高級的月收。但是老師也需要生活,需要為老師子女上大學高校讀研,需要為子女買房,需要為老師父母看病等等一些開銷,老師的月收,初級或者中級的月收,夠用嗎?

學校給老師頒發二十年三十年榮譽證書,不如給老師副高正高來實在

現在鄉村學校大多因為整合,很多老師尤其是年青老師數量大大減少,本來很多是初中老師,卻被安排到了小學,心情都有些不適。但是因為整合後,職評就更難以讓老師愉悅了。去年很多學校老師獲得了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的榮譽,希望能將這些證書,有關老師的,能夠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比如給予副高或者正高職評。也許有人說這是大鍋吃飯。試問如果不吃好,哪有優秀的人才來當老師,要知道,教師本就是一個生態系統,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心琢磨,不能一味的省錢。否則,只能連招考老師報名的恐怕也不夠了。此觀點,您贊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