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穿孔病如何防治?

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三种。

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新梢和果实。

1、 叶片症状。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有黄色晕环,扩大后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毫米,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和边缘附近,有时数个病斑连合,形成一个大病斑,若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黄色黏质状菌脓,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裂纹。容易脱落,形成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桃树穿孔病如何防治?

2、 果实症状。果实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随病斑扩展,颜色变深,呈暗紫色,边缘呈水浸状,棚室内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黄白色黏质分泌物,严重时果实干枯。并发生裂纹。

桃树穿孔病如何防治?

3、 枝梢症状。受害枝条,一种是春季溃疡斑。另一种是夏季溃疡斑,二者大小与形状不同。春季溃疡斑发生于一年生枝条上,表现在春季枝芽萌发时,枝干上形成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毫米,以后逐渐扩展成长达1—10厘米的长椭圆形病斑。但大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传播,病情严重时枯梢。夏季溃疡斑多发生在当年新梢上,起初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小斑点。随后病斑变褐至紫黑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呈水渍状。

二、桃霉斑穿孔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新梢和花芽,叶片上的病斑,中部为褐色,边缘为紫色,若空气潮湿,在病斑背面会长出污白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比较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

桃树穿孔病如何防治?

三、桃褐斑穿孔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 和新捎叶片上的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紫色。若空气潮湿,在病斑两面都能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比较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

桃树穿孔病如何防治?

防治措施:

(1)加强桃树的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8月下旬是施有机肥最佳时期),增强树势,对黏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或施GM生物菌肥,配施硫酸钾复合肥,以利改善土壤。

(2)合理修剪,及时剪出病枝,虫枝,集中烧毁深埋,彻底消灭初侵染的病菌来源。

(3)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小水勤浇。

(4)喷药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特效药为75%农用硫酸链霉素2500倍+农用有机硅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3500倍液+农用有机硅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500倍+农用有机硅3000倍液。一般每隔15天喷1次,共喷3次。(京科惠农专家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