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女丹功法,全真七子孫不二所傳,陳攖寧講解

煉神

生前舍利子 一旦入吾懷

「舍利子」,乃佛家之名詞,此處比喻元神。「生前」者,即未有此身之前。吾人元神歷劫不變,變者識神也。用真空煉形之功,將識神漸漸煉去,則元神漸漸顯出.譬如磨鏡,塵垢既銷,光明斯現,乃知一切神通,皆吾人本性中所固有者,非從外來。此詩云一旦入吾懷,似指氣之一方面而言。然此時氣與神已不可分離,言神而氣在其中,言氣而神在其中。呂租敲爻歌雲:「鉛池迸出金光現,汞火流珠入帝京。」曰鉛池、曰金光,言氣也;曰汞火、曰流珠,言神也。「帝京」即中丹田,又名絳宮、神室,乃心之部位。心為一身君主,故曰帝京。此詩所謂入吾懷者,亦同此意。

道教女丹功法,全真七子孫不二所傳,陳攖寧講解

慎似持柔器 柔如撫幼孩

老子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又云:「保此道者不欲盈。」又云:「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即此可知此聯上句之義。老子云:「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又云:「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又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即此可知此聯下句之義。

地門須固閉 天闕要先開

凡言「地」者,皆在人身之下部;凡言「天」者,皆在人身之上部。 煉家最忌精氣下 ;故凡下竅皆要收 緊密。一身精氣,漸聚漸滿,既不能下 ,必上衝於腦部,斯時耳聞風聲,目睹光掣,腦後震動,臍下潮湧,異景甚多。龍門派第十七代,廣西洪教燧君,傳有「金丹歌」一首,尚未行世,曾記其中有句雲:「萬馬奔騰攻兩耳,流星閃電灼雙眉,若還到此休驚懼,牢把心神莫動移。」即言閉地門、開天闕時之現象。

道教女丹功法,全真七子孫不二所傳,陳攖寧講解

洗濯黃芽淨 山頭震地雷

呂祖度張仙姑,有步蟾宮詞雲:「地雷震動山頭雨,要洗濯黃芽出土。」「黃芽」者,大還丹之別名也。此處言「山頭」,大約是指頭上泥九宮。前詩第叄首亦云:「山頭並海底,雨過一聲雷。」據字面觀之,似無差別;以實際論,則效驗大異。「洗濯」之作用,不外乎靜定。凡丹道小靜之後,必有小動;大靜之後,必有大動。其靜定之力愈深,則震動之效愈大,充其震動之量,直可衝開頂門而出,然非大靜之後不克至此。今按靜定之力,吾人能自作主,可以由暫而久,由淺而深。若夫震動之效,乃是順其自然,非人力可以勉強造作,似乎不能由人做主,但小靜必小動,大靜必大動,其反應百不爽一。常人所以無此效驗者,因其未能靜定故。 煉家所以不能得大效驗者,因其雖知靜定,而靜定之力猶嫌薄弱故。釋門學禪者,亦能靜定數日,而終久無此效驗者,因其徒知打坐不知煉氣故。

道教女丹功法,全真七子孫不二所傳,陳攖寧講解

附註:

「舍利子」在此處為內丹之代名詞,然非佛家所謂舍利之本意。究竟舍利子與金丹,是同是異? 佛與仙,其結果有何分別,皆吾人所意欲知者,而各家經書鹹未論及。雖楞嚴經有十種仙之說,是乃佛家一面之辭;除佛經外,凡中國古今一切書籍記載,皆未見有十種仙之名目,似未可據為定論。吾國人性習,素尚調和,非但儒道同源本無衝突,即對於外來之佛教,亦復不存歧視,彼此融通,較他種教義之惟我獨尊者,其容量之廣狹,實大不同。而青華老人之論舍利,尤為公允,意謂:佛家以見性為宗,精氣非其所貴。萬物有生有滅,而性無生滅,涅盤之後,本性圓明,超出三界,永免輪迴。遺骸火化之後,所餘精氣,結為舍利,譬如珠之出蚌,與靈性別矣;而能光華照耀者,由其精氣聚於是也。人身精氣神,原不可分,佛家獨要明心見性,洗髮智慧,將神光單提出來,遺下精氣,交結成形,棄而不管;然因其諸漏已盡,禪定功深,故其身中之精氣,亦非凡物,所以舍利子能變化隱顯,光色各別。由此推之,佛家所謂不生不滅者,神也,即性也;其舍利子者,精氣也,即命也。彼滅度後,神已起於象外,而精氣尚留滯於寰中也。若道家則性命雙修,將精氣神混合為一,周天火侯,煉成身外之身,神在是,精在是,氣在是,分之無可分也。故其羽化而後,不論是肉身化氣,或是尸解出神,皆無舍利之留存。倘偶有坐化而遺下舍利者,其平日工夫,必是偏重於佛教方面,詳於性而略於命也。性命雙修之士,將此身精氣神團結得晶瑩活潑,骨肉俱化,毛竅

都融,血似銀膏,體如流火,暢貫於四肢百節之間,照耀於清靜虛無之域。故能升沉莫測,隱顯無端,釋道之不同如此。佛家重煉性,一靈獨耀迥脫根麈,此之謂「性長生」;仙家重煉氣,偏體純陽,金光透露,此之謂「氣長生」。究竟到了無上根源,性就是氣,氣就是性,同者其實,異者其名耳。

道教女丹功法,全真七子孫不二所傳,陳攖寧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