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二線、負債降6成, 許家印如何造就3萬億「新恆大」

深耕一二線、負債降6成, 許家印如何造就3萬億“新恆大”

恆大集團2017年全年業績發佈會

作者丨韓蕾

來源丨野馬財經

還完了永續債的許家印,2018年準備開造“新恆大”。

3月26日,中國恆大(HK.3333)在香港召開了業績發佈會,剛剛結束“兩會”行程且成功連任全國政協常委許家印,攜公司總裁夏海鈞、財務總監潘大榮出席了會議,回答了媒體提問,併發布了2017年度全年業績。

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中國恆大在2017年依舊保持了高速增長,核心業務利潤405.1億元,同比大增94.7%;淨利潤370.5億元,同比大增110%;淨負債率大幅下降近六成,實現高質量增長;現金餘額2877億元,遠超同類公司;總資產更是達近2萬億元,堪稱“全球最大房企”。

自2008年上市以來,9年間,在許家印的操盤下,恆大實現了數十倍高增長,榮登行業“利潤之王”寶座。而在2018年,這個承前啟後的年份,許家印宣佈,到2020年底,恆大將實現總資產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稅1500億元,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如果說還完了永續債,可讓許老闆“無債一身輕”。那麼,重承諾的許家印想實現3萬億的“新恆大”,底氣又在哪裡呢?從2017年恆大年度報告,也許可以窺得一二。

利潤之王,土地成本低至1711元/平

毫無疑問,恆大業績的持續增長讓許家印心情愉悅。

財報顯示,恆大2017年合約銷售額5009.6億元,較2016年的3734億增長34.2 %,合約銷售面積達5029.9 萬平方米,較2016年增長12.6%。

儘管銷售額同比增速較2016年的85.4%有所放緩,但恆大仍然和碧桂園、萬科一同在2017年邁過了5000億銷售額的大關。而在今年前兩月,恆大更是乘勝追擊,實現銷售1125億元的好成績,同比大增64.4%。

深耕一二線、負債降6成, 許家印如何造就3萬億“新恆大”

中國恆大2017年度多項核心指標行業第一

銷售額的增長,帶來了核心業務利潤的大幅上漲。恆大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各項利潤指標均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去年,恆大實現毛利潤1122.6億,同比大增89%;股東回報率30.7%,同比增20個百分點,均位居行業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利潤之王”。

恆大利潤提升的背後,其土地儲備功不可沒。

年報顯示,恆大土地儲備3.12億平方米,位居行業第一,土地成本僅1711元/平方米,龐大的低成本優質土儲為銷售的強勁增長提供了有力保證。

並且,恆大總裁夏海鈞在發佈會上還對公司的土地儲備的構成進行了解析:70%在一二線城市,30%在三四線城市,其中有57%是併購而來,這種機遇是非常難得的,增加了優質的土地儲備。

夏海鈞進一步表示,儘管2018年土地增長目標會略低於往年,或者負增長,但恆大的土地儲備完全能夠支撐未來五年的發展,對未來的增長不用擔心。

除此之外,為了增厚利潤,恆大還在提升產品附加值和降低費用兩個方面下了功夫。

一方面,大力打造環節精品,不僅選擇全國前十強的項目施工單位、使用國內外知名品牌材料、按豪宅標準設計園林環境,還通過配套先行、升級物業服務等方式,完善了售後環節;另一方面,恆大采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大大降低了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年報顯示,2017年三費合共下降2.5個百分點。

國際投行瑞信預計,2017恆大全年銷售將遠超5500億的目標。

償債1129億,淨負債率降六成

曾經,擴張迅速的中國恆大都以高負債率著稱,這也令它廣為市場詬病。正因為此,一直以來許多評級機構對恆大並不看好。但自2017年開始,國內外評級機構對恆大的評價開始轉向。

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上調了恆大債券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而瑞信則在最新研報中認為恆大負債率改善明顯,並預計2018年將進一步下降。

在恆大最新發布的2017年年報中,其總資產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資產負債率為71.1%,同比降低8.6個百分點。

除了恆大本身資產上升、負債下降外,在與同類企業的對比中,恆大也表現不菲。不僅在總資產方面接近萬科、碧桂園的總和,並且資產負債率也明顯低於萬科、碧桂園80%以上的資產負債率。

而獲得這一成果和許老闆早在年初就做好的降負債的計劃不無關係。有媒體曾報道,在去年3月的中國恆大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稱,“今年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降低負債率。”

在2017年上半年,中國恆大先後多次分批償還了1129億永續債。截至6月末,中國恆大已完成全部永續債的贖回工作,實現了對資本市場的莊嚴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恆大曾分三輪成功引入了1300億戰略投資,受益於此,公司淨資產大增204.3%至2422億元,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其淨負債率大幅下降近六成。

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表示,在2018年,恆大將一如既往的堅持降槓桿的舉措。他進一步指出,“去年我們土地支出3100億元,今年計劃是1500億元……土地支出下降,負債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據恆大公佈的降負債率目標,到2018年末,其資產負債率將下降到60%左右,2019年末下降到55%左右。為此恆大將實施三大措施:一是降低負債總額,二是多元產業引入戰略投資,三是增強盈利能力增加淨資產。

“規模+效益” 多元化產業佈局

20多年前,恆大從零開始,採取了“規模取勝”的發展戰略,以“小面積、低價格、低成本”的產品定位,迅速完成了企業發展最基本的積累。

2006 年開始,恆大制定了從廣東走向全國的發展藍圖,實施了“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

而在8年前,恆大開始開始嘗試多元化發展,並於2014年涉入礦泉水、糧油、農牧等諸多產業。經過不斷的摸索,恆大正式提出“多元 + 規模 + 品牌”的發展戰略,在進一步夯實房地產主業的基礎上,逐步拓展金融、文化旅遊及健康等產業,先後出現海花島、童世界、養生谷等代表作品。

在去年,恆大地產由“規模型”發展戰略向“規模+效益型”發展戰略轉變,由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發展模式向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發展模式轉變,戰略轉型已取得成效。

除此之外,在商業物業上恆大也擁有不錯的成績。財報顯示,恆大在2017年年內投資物業公平價值收益達人民幣85.1億元,較2016年增加66.2%。其中,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為8.1億元,較2016年增加25.3%。

目前恆大商業項目類型涵蓋社區底商、商業中心、恆大影城、大型集中式商業、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商業形態。這種佈局也與其在2017年引入蘇寧作為戰略投資者的意圖,不謀而合。

據國際投行分析師測算,目前港股前20大上市房企平均動態PE約13倍,按405.1億的核心業務利潤估算,恆大市值將達6526億港元,而目前該公司市值約為3327億港元,考慮到恆大利潤仍將快速增長,市值仍有巨大的上漲空間,潛在可分紅能力強。

對於未來的發展戰略,許家印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恆大要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

探索高科技產業,這是恆大第一次提出,在回答記者提問之時,許家印重新強調是“探索”。

回A順利,“新恆大”可期

除了恆大本身的業績之外,其回A之路也一直受到市場的熱切關注。

“A股的事情,我們和監管層溝通非常暢通,工作進展地非常順利。”恆大總裁夏海鈞在2017年業績會上表示。

2016年10月3日,恆大地產及其股東凱隆置業與深深房(000029.SZ)、深投控簽署了重組協議,並約定了半年的排他協議。到2018年3月,深深房已經停牌17個月了。其實,儘管恆大回A並未受到明顯阻礙,但由於該次重組史無前例,且涉及國企改革,因此交易結構極為複雜。

2017年12月19日,恆大地產及深深房等重組排他協議再次延遲至2018年6月30日。

而在此之前,恆大已經引入了包括山東高速、蘇寧、深業集團、正威、中信、深圳廣田等三輪戰略投資者,實現淨資產大幅增加。

3月27日,深業集團在回應“為何入股恆大”時表示,雙方在發展策略上互補,恆大的相關理念已被市場證明有非常多的可取之處。而對於恆大回A進程,深業稱一直有在溝通,上個月還跟恆大地產所有股東作了交流,相對比較順利。深業樂見2018年恆大在A股重組成功,順利復牌。

也就是說,該交易大概率會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

業績可觀、回A順利,讓許家印意氣風發。發佈會上,許家印以一連串的增長數字,宣佈了“新恆大”到來。

“今天的恆大總資產17618億,和上市前08年285.2億相比,增長了62倍;今天的恆大淨資產2422億,和上市前08年85.8億相比,增長了28倍;今天的恆大年利稅790億,和上市前08年13億相比,增長了61倍……”

在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看來,“新恆大”的序幕已拉開:這些創歷史新高的業績數據成為恆大的“新起點”。同時,許家印首度披露恆大的“新戰略”和“新藍圖”,表示恆大2020年要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曾經,許家印在2015年業績會上說:“恆大地產每年的計劃,沒有一年不實現的。”

“上市9年,10倍增長”足見許家印過人的經營智慧和實幹魄力。在他的掌舵下,“新恆大”完成3萬億的目標,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