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化脓性鼻炎的祖传秘方

公布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化脓性鼻炎的祖传秘方

文前强调:本文仅供参考学习,文中涉及处方仅供讨论,开拓思路。本文不作为患者自治的参考,否则后果自负。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今年梅雨季节很长,广东这边很是潮湿。身边的人包括本人,罹患过敏性鼻炎的人还挺多的。在这种日子里,真是难熬。在这里,跟大家共享下一个发表在《生命时报》上的文章《内服外熏治鼻炎》,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这是一个江苏读者提供的家传秘方,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化脓性鼻炎的,处方如下:

→→→→黄芪20克、防风15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蒲公英15克、二花15克、甘草5克,用此七味药煎水服用;

→→→→药渣不要丢掉,用纱布包裹好后再煎一次,留有50~100毫升药液,倒入雾化器内,对着鼻子熏,每天早上5分钟,睡前10分钟,连续熏三日即可。

公布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化脓性鼻炎的祖传秘方

专家点评: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新响点评:此方中,黄芪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防风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苍耳子可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可散风寒、通鼻窍。二花即金银花,性寒,味甘,可清热解毒。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湿。甘草,性平,味甘,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全方有益卫固表以治本、祛风通窍畅经络、清热排脓祛其标的效果。此外,用药液外用熏鼻既能宣通鼻窍,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又能使药物合理再利用。


公布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化脓性鼻炎的祖传秘方

1.本方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适用范围,主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需要对不同症状进行药物加减,以增强处方的治病效果;

B:过敏性鼻炎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应用本方需要对症加减: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是本虚标实证,是因肺、脾、肾三脏虚损,并受风寒之邪所袭,肺为寒邪所柬,鼻窍失养所致。

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医辨证及常见分型:

肺气虚寒证:

因肺气素虚,并外感风寒,肺气失宣,鼻窍不利而致。表现为鼻腔奇痒,连续打喷嚏,继而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迟,鼻站膜苍白、水肿。伴有气短期言,自汗,面色既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肺脾气虚证:

由于肺脾气虚,致使肺之升清降浊功能减迟,津液停聚,日久凝滞于鼻窍所致。表现为鼻塞而胀,鼻涕清稀或粘白,嗅觉减退,鼻枯瞪苍白、肿胀,或呈息肉样变。伴有头晕,气短,四肢困倦,胃纳欠佳,大便时箱,舌质淡胖苔白,脉溢弱。

肾虚证:

多见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肾虚有阳虚、阴虚两种,其中以阳虚证者较为多见。中医认为由于患者肾气不足,气不归元,摄纳失司,肺失温养,则阳气易于耗散。上越鼻窍可致过敏性导炎。主要表现为鼻痒不适。喷嚏连连,清涕难收,并以早晚为重,鼻枯膜苍白、水肿,鼻塞症状不是很重。伴有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肠癌软,遗持早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缓。

2.本方对于化脓性鼻炎患者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请注意实际应用需要对症加减):

肺气虚寒型:鼻涕白粘,鼻塞或重或轻,嗅觉减退,鼻内粘膜淡红、肿胀,鼻甲肥大。遇风冷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全身可见头昏脑胀,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肺脾气虚型:病程较长,鼻塞间断或持续,遇冷加重,涕白粘,头昏,头痛;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或淡红,鼻甲肥厚,弹性差,鼻道内有少量分泌物,窦内粘膜苍白水肿,少量粘性分泌物积留。全身可见肢困乏力,形寒肢冷,气短乏力,记忆力下降,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肾虚寒凝型:鼻涕清稀,量多不止,鼻塞,嗅觉差,鼻痒,或喷嚏时作,每遇风冷则症状加重;检查见鼻粘膜肿胀色淡,鼻道有较多清涕,常见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夜尿频多,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希望本文能够给您带来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