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果園用藥誤區!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雙重防治

夏季果園用藥誤區!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雙重防治

重治忽視防。病害應以防為主控制發病,蟲害抓關鍵期防治是基本原則。如蘋果輪紋爛果病,落花後至7月底是病菌侵染高峰期,此期防治及時效果好,後期基本上不噴藥或少噴藥,可達到不爛果目的。有的果農認為前期不爛果而不需要噴藥,後期爛果發生時,幾天一遍藥,多藥混合,增加濃度用量,結果卻治不住爛果,損失慘重。

加大用藥量。認為用量多了總比少了好,不科學用藥,如1.8%齊蟎素防治紅白蟎,推薦使用濃度為6000~8000倍。有的果農卻用到2000倍。因此抗藥性增強,而生態失調,甚至造成藥害,落葉減產,並增加了投資。

認為農藥混配的種類越多效果越好。不少果農使用1種殺菌劑加1種殺蟲劑,總覺得不放心,常將多種藥劑混配。其實多數農藥本身就是復配而成,混用等於加大了劑量,有的酸、鹼藥物相互中和,降低藥效或形成不溶物,導致藥害。

重化學農藥,忽視生物農藥。不少果農一旦有病蟲就用化學農藥,而有些病蟲害是用生物藥劑或誘殺好於化學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