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 无研究,不设计。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提起设计师潘冉,

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

就是“中国风代言人”。

从仿古建筑“来院”,

到月夜竹林般的商业空间“竹里馆”,

再到半传统半现代的商业空间“二十四·单”……

他以当代设计手法,

再现了中国式的人文空间,

新与旧、轻与重、形与神、雅与用,巧妙结合,

给当代人带来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二十四·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字。二十四节气、太极二十四式、风水二十四山法…无穷变换,不离本源。而 “二十四单”的设计也如“二十四”这个数字一般奇妙。虽然由于是旧厂房改造,造成空间窄小、自然采光杂乱等局限,但整体设计却通过色调、材质的过渡,营造了一种素雅、朴质的传统美学体验。

上大学时,潘冉是个十足的“叛逆青年”,

蓄着一头长发,组乐队、玩摇滚,

忙的不亦乐乎,从没好好学过一天设计。

直到毕业以后,进了设计公司,

他才开始静下心来一点点去琢磨“设计的涵义”。

那些年,城市发展迅猛,地产项目多,

设计师们终日忙于画图,

很难能潜下心去搞自主创作,

很多项目都是直接搬挪国外的案例,

再贴上个“现代主义”标签。

潘冉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我的观念中,想要足够理解现代主义,

就要研究现代主义的大师,研读他们的理论,

明白他们思想建立的基础,

解读他们的设计方法如何形成,

最后才可以读懂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

如果只是对作品表面的搬弄抄袭,

那不叫做现代主义,那叫做拿来主义。”

当别人以设计进行“变现”时,

他却始终坚持“无研究,不设计”。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问柳菜馆

“问柳菜馆”以清代“三问”茶馆为设计原型,设计中选用了瓦片、砖细、竹节、风化榆木等当地地域材料,最朴素的材料在当代工艺的精细研磨下,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构造特点,对空间进行适当的润色。干净墙面摒除装饰,家具的选择与明清建筑气场匹配,每一件摆设在建筑内部都得以找到专属于它的位置,这相对“空”的装饰空间里却存着满满的人文情怀。

现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通用理论都源于西方,

但在实践里,潘冉渐渐发现,

西方这套美学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研究人与自然,

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

东方文化对于万物的认知,

在本质上与西方文化存在鲜明差异。

中国的‘自然’与中国的‘人’

合成了一套无处不在的精神密码,

中国的‘人’充满‘自然’,

中国的‘自然’中有‘人’。”

他始终觉得作为中国设计师,

设计应该首先立足于本土文化的认知。

也是从那时起,

他开始“以江南文人的精致生活态度,

去解读空间美学与哲思。”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生于安徽,长于安徽,

徽派文化对潘冉的影响是不可见的,

所以当他做起“中式风格”设计时,

才发觉讲求“天人合一”的徽派文化,

早已曾成了他一切设计的出发点。

设计“竹里馆”茶楼时,

潘冉首先想到就是宋代诗人杜耒两句诗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雅客、香茶、竹炉……缺一不可,

而竹子也因此成为了他的首选材料。

为了让竹子更为自然的融入到现代建筑空间里,

他采用民间土木的方式建构空间,

时而竹篱成了隔断,

时而竹篱成了房顶,

时而竹篱成了窗栏……

随着灯光明暗的变化,

竹影斑驳流动,

空间与自然,人与自然完美融合为一体,

让人有一种感觉,

“人在屋中坐,心已入画来。”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虽然潘冉的很多设计灵感源于传统诗词、水墨

但他的设计却从不拘泥于传统,

他觉得 “设计作品不能完全等同于艺术作品,

在解决美学问题之前,

必须要解决功能问题,体现空间价值。”

“来院”是建在古建筑旁的仿古建筑,

建筑基底并不优越,

工艺的精准度,材料的运用,

都不及古人的手工制作,

并且缺少时间的冲刷洗练。

在设计的过程里,

潘冉并没有采用“修旧如旧”的老方法,

而是以现代工艺与传统老建筑相结合,

半挑出旧屋基面与修缮的庭院交合,

原始柱架与现代透明玻璃,

在“旧环境”里造“新空间”,

从而实现由远到近,

由过去到现在,由传统到当代的过渡。

“来院”作品一出炉,便备受争议,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仿古建筑,

就应该“修旧如旧”

在他看来,

“修旧如旧”的前提是:

那个朝代先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方式,

能完全和现代人吻合

如果不能,完全翻旧拷贝这种做法,

就是对时代的抄袭。

“设计师不应该满足于生产赝品摆设,

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对当代社会的贡献。”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映像村野

“映像村野”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潘冉记忆里,儿时外婆家的乡村,鸟巢、断墙、落藤蔓上的熟南瓜……老手艺人编织的蛋形藤编体,既有现代感,又充满乡土气息。

十几年的设计旅程中,

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

潘冉始终努力去探索“中国自己的设计理念”。

他从不认同

“外国人的东西一定做得比中国人好”这个观点。

设计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你的国籍,

仅在乎你对项目给予多少理解,

刻画多少憧憬,报以多少敬意,沁入多少心血。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正午文化:最近几年,“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大行其道,作为“中国设计代言人”,您心中的“中国味道”是怎样的?

潘冉:“中国味道”不应该与“中国元素”划等号。“中国味道”需要满足的不仅是表象物质,更需要设计来源自传统人文的精神内核,反应出中国特有的文化品格。本土设计师骨子里流淌着东方血液,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观念,使其可能更容易达成精神层面认知上的共鸣与契合。但这并不能说明本土设计师就具有绝对优势,不管来自何方,想驾驭中国风格都必须从研习东方文化入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脉,深入探索中式的生活方式和美学体系,才有可能塑造出具有中国精神气质的空间。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正午文化:一些人认为尊重传统就是“修旧如旧”,您却说这是“对时代的抄袭”,为什么呢?

潘冉:不同于艺术作品,一个单纯抒发设计师内心而不被世人接受的作品,没有人会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它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设计师需要秉持细致入微、善意体贴的心态先去理解甲方意图、使用者特性,再有限地注入自我表达的部分,使之达到平衡。

我们国家历史上各个朝代基于不同的时代特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建筑构造、室内陈设和艺术作品上都呈现出很大的区别。假设“修旧如旧”看法成立,那么哪一个朝代先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方式能完全和现代人吻合呢?哪一个朝代的设计风格能够为当代设计套用呢?完全翻旧拷贝这种做法,隐晦而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赤裸些也可以理解为“对时代的抄袭”。设计师不应该满足于生产赝品摆设,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对当代社会的贡献。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正午文化:从商业转变到更多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势必要做一些舍弃,取舍背后的内因是什么?

潘冉:当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项目,内心却时常感到焦虑与困惑,我想可能是我们走得太快或要得太多。刚开始转变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来自方方面面。经济上的最明显,其次,精力,大型项目回报更多,做精品项目,你首先需要投入好几倍的精力去揣摩、推敲才能落地,回报却不显著。我们经历了一到两年这样的蜕变。蜕变的过程其实挺痛苦的,但是内心却越来越充实——这才是做设计。后来我们坚持以这样的工作方式去完成每一个项目,也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能够成为作品。设计,就是做减法。做减法以后,有一种快乐会慢慢浮现出来。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潘冉

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梧桐学社创办人,曾获得APIDA香港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意大利A' Design Award金奖、美国IDA Design Awardes室内设计类银奖等国内外室内设计大奖,他的作品连续三年被收入中国设计年鉴,连续两年获得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设计 · 用传统美学,他给现代空间造了一副“东方骨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