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远去的铁道兵

丛一 山峡人《白浪情》

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远去的铁道兵

几天前,我对朋友说,我要写篇铁道兵的稿子。朋友纳闷:“你又不是铁道兵出身,咋想起写铁道兵了?”我说:“虽然我不是铁道兵出身,但在新疆始终有铁道兵的影子。尤其修建南疆铁路,铁道兵可谓血染天山,把青春、汗水、生命都抛洒在了天山深处……”

今年7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70周年纪念日。正如一位铁道兵转业的老兵所说:“虽然铁道兵编制在1984年1月1日被撤销,但是铁道兵的功绩与日月同辉,铁道兵的精神和山河永存!”这位“铁兵”发给我他自己制作的一个美篇,题目是《梦回天山南疆路》,我一边听着篇中郁钧剑唱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曲,一边看着手机里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志们呐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哇,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优美的歌声感染着我,生动的文字感染着我,鲜活的照片感染着我,虽然我并没有见到过铁道兵当年鏖战天山、斗酷暑战严寒的场景,但我在铁路系统做记者多年,没少听铁道兵的故事,也没少见到铁道兵老兵。

尤其是1996年7月南疆铁路所在天山山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我作为一名铁路记者赶赴受灾现场,坐汽车、乘救援列车、搭轨道车、站立在铲车斗子里、小心翼翼地走在悬空的钢轨上、沿着被冲毁的铁路边上的便道行走,还有一次蹚水过河,几乎所有的行进方式都用遍了,我们一路边采访边感受南疆铁路的艰险,叹惜铁道兵的伟大杰作竟受到如此的摧残,那种心情,那种惊叹,真的难以言表。一路上,我们渴了喝口河里的水,饿了吃口抢险施工队伍从碗里给我们分出的饭菜……那段日子,我时时刻刻都被南疆铁路遭毁的惨状、被参加铁路抢险的施工队伍的忘我精神震撼着感动着……那时,我们的抢险队伍不信西方媒体唱衰的报道,什么南疆铁路从此在地球上被抹去,什么南疆铁路不复存在等等,硬是在22天后恢复了通车,创造了铁路抢险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让我在那次采访中不能忘怀的还有我一次次地路过离铁路不远处那一座座无人看守的铁道兵烈士墓地,有的就那么几座坟茔,坐落在荒山僻壤中,孤孤零零,连个碑都没有,让人不禁感慨似乎被人遗忘似的……我那时就想过,有朝一日,我得好好采访一下那些铁道兵战士。后来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实现这个夙愿,但只要一遇到铁道兵老兵,我的情绪就一下被调动起来,我听他们讲上世纪70年代在新疆修铁路的故事,听他们讲后来各自的命运,还听他们讲有回到内地的老兵时隔多年来祭奠当年牺牲的老战友……

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复下,建设南疆铁路被国家正式立项,先期修建吐鲁番至库尔勒457公里,其中200公里在天山山区,50公里在沼泽翻浆地带,共有隧道29座,桥梁463座,工程跨越戈壁荒漠、风口风区、高寒缺氧山区、冰大坂、冰河冻土、上下穿越隧道等特殊地段,工程难度之大,条件之艰苦,都可堪比当时的成昆铁路建设。1974年4月,铁道兵投入三个师进驻施工现场,15000人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天山峡谷,在雪域高原摆开战场,经过十一个酷暑寒秋的艰苦奋战,1984年8月30日,吐鲁番至库尔勒正式通车。十余年间,231名战士长年留在了这里,留在了不同地点八个烈士陵园,除和静县铁道兵烈士陵园外,大部分都处在山区或无人居住地带。

南疆铁路鱼儿沟至库尔勒全长343公里,有240公里为千分之二十二的连续长大坡道。从鱼儿沟进入天山,翻越奎先隧道至和静县南山口的200公里,是南疆铁路全线海拔最高、最艰难的区段。山高坡陡,地势险要,线路11次横跨水流湍急的阿拉沟河和乌拉斯台河,高桥林立,隧道一个接着一个。从鱼儿沟至奎先达坂的高差达3000米,多条长大隧道只能采用螺旋套线展开设计,即火车从下洞口钻进去,在山体隧道内以千分之二十二的坡度盘旋行驶两三千米后,再从上洞口钻出来。此处的上下洞口处于同一垂线,但火车已爬升了几千米。

至此,沉睡的天山被尖锐的汽笛声惊醒,中国铁路最陡的坡道被铁道兵驾驭铁龙征服。铁道兵在南疆大地驾驶铁龙、驰骋天山,他们铺轨架桥、争当先锋,他们披星戴月、英勇顽强,他们挥汗流血、奉献青春……

2016年4月3日,清明前夕,八十多名铁道兵老兵从全国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相约而至来到和静县铁道兵烈士陵园,祭奠战友和亲人。退伍回老家湖南离开新疆近四十年又专程来疆的铁道兵战士潘先海已是花甲之年,带着就要出国留学的女儿,他对女儿说:“你一定要在出国前来看看爸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海拔接近3000米的高原小站,女儿呆住了:“爸爸,这么荒凉的地方,你是怎么待下来的?”“那时候年轻啊,就想把南疆铁路快快修好,根本不觉得苦。”是啊,从老兵发给我的美篇里,我看到他们当初在施工现场,在天山山坡留影的照片,一点也看不出苦涩的样子,个个都显得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可又有多少人晓得当年的“铁兵”在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谱写着令人动情的歌:“天山高,天山险,你使战士心眷恋;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战士心事牵……”

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2015年6月2日,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增建第二线开通运营,新线比老线减少了123公里,客车运行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只需四个半小时。“现在南疆铁路新线开通了,火车不走我们当初修建的这条铁路了,可我们的心里还是高兴的,因为没有我们铁道兵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发展。”一位老兵站在南疆铁路的老线上感慨万千。怎么说呢,南疆铁路穿越天山最艰苦的那一段封闭了,可穿梭在天山峡谷中的线路还在,扎亥萨拉、德文托盖、上新光、下新光这些有着美妙名称的小站还在,那些擎起钢铁长虹的大桥、穿越当时海拔最高长达6公里的天山奎先隧道(海拔近3000米)还在,他们是铁道兵历史的博物馆,是铁道兵精神的见证者。后来,我乘火车再去库尔勒,已经走新线了,速度确实快了许多。我坐在车窗前,尽管我根本看不到那老线上的一切,可我总觉得那线路边上已是残垣断壁的铁道兵住过的土坯房屋,还有那成片的坟茔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我在想,没了火车,没了驻守在铁路沿线的铁路职工,那些曾经为我们修建铁路的铁道兵们寂寞吗?他们该魂归何处?

如今,南疆铁路已经延伸到了喀什,延伸到了和田。显然,它已成为一条维系各族人民安定团结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虽然当年的铁道兵在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在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中展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举永远都值得可歌,他们在长达十余年的艰苦岁月里的那些不被人知晓的故事永远都值得可泣,不论逝者还是生者,他们的名字将与天山永存……

(据散文网)

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庆祝八一系列文章 远去的铁道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