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最近暴雨连绵,多地被淹……如何出行成为众多上班族的心头病,毕竟失去全勤就意味着这一个月的外卖都飞走了。

面对出租车和网约车供不应求的情况,有网友竟开启打货拉拉上班的浪潮。没多久货拉拉官方就发布文章拒绝了大家的拉货邀请。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货拉拉变网约车?

近日,全国遭受暴雨侵袭,先是成都多次因暴雨登上热搜,逼退了好多想要来成都旅游的小伙伴们。

暴雨持续导致成都路面积水,如何出行成为头等难题,然而成都人民的脑洞却突破天际,成功开启了两道出行大招。

坐铲车,风大雨大都不怕。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坐“火烈鸟”玩漂浮。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这大雨就像在玩接力,成都的暴雨才刚刚转换成绵绵小雨,北京的暴雨又下起来了。最先感受到暴雨的是来自北京西二旗的同学们。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就算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公司还是会记你迟到。”这句扎心的话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在出租车和网约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不迟到,北京人民也是各出奇招,皮划艇什么的都是必备,除此以外还有人选择游泳、骑电动车以及共享单车……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刺不刺激?害不害怕?然而跟下面这位网友比上面这些还是有些稚嫩。

有位机智的小伙掏出手机用货拉拉叫来一辆车直接把媳妇送去上班……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这个神操作可以说是吸引了众多网友,一时之间打货拉拉上班还成了潮流。不仅仅在北京,不少暴雨天的地方都流行起叫货拉拉出行,网上也越来越多分享雨天出行“小技巧”。

@张卡**:我看北京下大雨了,我有个朋友怕明天上班不好打车,给自己叫了个货拉拉。

@愛嵐**:上周成都早上下暴雨,朋友老公就是打的货拉拉上的班。

@ARAS**:最近各地都在下暴雨,出行困难,打不到车。我教你一个妙招,你可以打货拉拉,没错就是货拉拉,价格合适,方便出行。

@与哭**:打货拉拉底盘高,价格低,保你安安全全上班不迟到。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就在大家疑惑这是不是一种新型营销的时候,货拉拉官方发话了。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官方表示发现情况的严重性,坚决发文制止此次事件。原因如下:

货拉拉是一家同城货运平台,按照相关运输法规规定,货运和客运分开。这就和客车不拉货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平台的车辆是不能接纳客运订单的(在副驾驶位随货物跟车除外)。

再者,货厢载人更是严重违规行为,因为货厢中缺少安全措施,在车子行进中货厢内非常危险,很容易发成碰撞、摔伤,所以货拉拉也一直严厉禁止货厢载人、人货混装的用车方式。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然而,很多网友依然不服,找到了更多如何用货拉拉的方法:

@Garr**:也就是说我把背包放后面,自己坐副驾驶就行了。

@细小**:懂了,这好说,我背个包算货吧,这样就算随货搭乘了。

@凌翔**:画重点:货车禁止载人,(副驾驶室跟车除外)。

@爱睡**:备个空旅行箱吧,下车后遇到积水箱子打开做到里面划过去。

@西安**:这还不简单!我买一箱牛奶,拎不动,不就是货了吗?运一箱牛奶,顺便把人捎过去不就得了!

@随风**:我怎么不是货了?我是懒货,能不能拉?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面对这些调侃言论,不少理性网友都对其进行科普,客运和货运的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

@Han**:不出事谁都行。一出事,货拉拉公司就惨了。你想想,货车翻车和客车翻车一样么。

@我还**:拉人和拉货不是一个概念,超出运营范围的业务,如果有纠纷或者事故,那就麻烦了。所以,货拉拉的态度很对,至于个别司机接单,那就没办法了。

@3_Fo**:货运跟客运是有区别的,你想想拉一堆货翻车了是货坏了,拉人出事儿就是人受伤,当然有区别。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安全玩笑开不得

对于这些提醒,很多网友都嗤之以鼻,现在出行这么困难,能打到车都不错了,还挑?殊不知,这样的态度是对安全的最大挑衅。

有货车司机就表示,由于近期雨天多,通过货车打车的人并不在少数,在上下班期间最多可以接2~3单/天,有一次还接到一个7人打车的订单。“打个专车的GL8都不一定能坐这么多人。”该司机如是调侃。

平时坐车都知道要系安全带的你们,在货车后面的大车厢内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实际上,目前货运平台载客的情况也不止货拉拉一个。

有网友表示自己之前因为打不到车就改用58速运,成功接到单。与货拉拉不同的是,上车之前司机需要对“货物”(网友本人)拍照证实货物。

滴滴打不到车用货拉拉?安全玩笑开不得

7月17日,在货拉拉发布声明的第二天,依然有司机接载客订单。对此,“货拉拉”平台客服人员回复称,平台明确规定不允许载客,但目前平台没有自查的方式,只能通过用户在线举报和申诉,“确认载客行为后,会对涉事司机进行封号等处理。”

在此,热点菌还要提醒各位,如果消费者知悉“货拉拉”的拉货用车性质,依旧将其当作网约车使用,且平台已尽到提醒消费者注意的义务,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消费者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会陷入维权困境。

所以关于自身安全的事情,不要随便开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