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之“中庸”张邈

文:小A斯蒂芬

小说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中,战死了两个吕布的将领薛兰和李封,出场了一系列盘踞在汝南和颍川的黄巾将领,即何仪、刘辟、黄邵、何曼。

薛兰李封都是吕布的亲信,薛兰做吕布的别驾,李封是治中,这两个官职是州牧刺史的佐官,相当于副州牧或者副刺史。吕布占据兖州以后命令两个人驻守在钜野,他们想要说服钜野的李乾背曹投吕,李乾不肯,薛兰李封遂将李乾杀死。李乾就是曹操手下名将李典的父亲。曹操命令李乾的儿子李整和李典接管李乾的部队去为父报仇,大败薛兰李封,薛兰被杀,李封下落不明。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李典

汝南颍川的黄巾军由来已久,自黄巾军作乱伊始就一直是实力雄厚的地方割据势力。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建安元年的时候,曹操进剿汝南颍川,大破黄巾军,刘辟黄邵被杀,何仪率众投降,何曼下落不明。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刘辟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被曹操杀死的刘辟,却在后来官渡之战的时候复活了!这件事在《三国志先主传》中也被记录下来,得到了印证“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刘备)将兵与辟等略许下”。不知道是黄巾军里另有一个投降曹操的刘辟,还是陈寿记载有误,刘辟根本就没有死。这也是一个历史疑案。

在十二回的最后一段,轻描淡写的被乐进射死了一个吕布从将成廉。其实成廉在正史中乃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深得吕布的赏识,有骁将之称。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成廉

《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均记载,在吕布与袁绍联手共击张燕的时候,成廉和魏越经常跟随吕布“陷锋突陈”。黑山军张燕当时据有精兵数万,骑兵数千,盘踞在常山。吕布率众与之对持期间,每天骑赤兔马与成廉魏越以及数十骑在张燕阵中往来奔驰杀敌,一日之内三四次往返如此,尽皆杀敌斩首而出。如此十天“遂破燕军”。要知道张燕当时号称“飞燕”所属军队以彪悍勇猛著称,却被吕布成廉魏越等数十个人完爆吊打,简直可以用蹂躏来形容。想象中这一场景也只有当阳赵子龙时可以与之媲美了。建安三年曹操三征徐州的时候在一次战役中将骁将成廉抓获,至此而后再无成廉记载,估计拒降被杀的可能极大。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张超,小说中说他表字孟高,陈留太守张邈的弟弟,担任过广陵太守,重用名士臧洪,与哥哥一起参与了讨伐董卓(小说中为第十一镇诸侯)、拥曹牧兖以及叛迎吕布等事件。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张超

最后吕布被曹操打败后,张邈跟随吕布一起投奔徐州刘备,张超奉兄长的命令驻守在雍丘笼城以保护家小。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曹操兵围雍丘发起猛攻。张超在坚守数月不见救兵的情况下,终于抵挡不住曹操的攻势,城破自刎(另说被曹操所杀)。


那么张邈为什么没来救自己的弟弟以及家人呢?其实不是他不想救,而是他已经来不了了。今天就说一说以侠义而闻名的张邈。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张邈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生平喜欢仗义疏财扶危救困,少年时就以“侠义” 而闻名天下,有汉末“八厨”之一的美誉,所谓八厨,指的是八个仗义疏财的人。

作为洛阳城中经常与袁绍曹操等人呼朋唤友的门阀世族子第,张邈的这种“侠义”之举并不难理解,虽然差点闹了个倾家荡产的地步,却也落下了“士多归之”的好处。而这,也正为他在汉末乱世的群雄当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三国志》记载张邈,初“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

公元189年董卓专权把持朝政,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张邈在弟弟张超和臧洪的建议之下正打算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变异姓名逃离洛阳,来到了陈留。陈留当地的巨商孝廉卫兹非常赏识曹操,于是卫兹“散家财”与曹操“合义兵” 招募了五千兵勇,率先在己吾起兵讨伐董卓。这就是史书中非常有名的曹操“首倡义兵”。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曹操

作为陈留郡的最高地方长官,其治下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张邈当然是不能不过问的了。好在卫兹颇有名望,曹操又和张邈的关系很好,于是几个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最初的讨董联盟。这个联盟又在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的运作之下,势如破竹一般形成了以袁绍为盟主的声势浩大的关东义军联盟。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袁绍

以前我们已经讲过,在这个联盟之中真正讨伐董卓,并且英勇作战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孙坚,一个是曹操。而袁绍则领着诸侯们整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或许是这一点让张邈不满,也或者是“首举义兵”的张邈对袁绍本身就心有不服的缘故,《三国志》记载张邈见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所以就很不给袁绍面子,经常“正议责绍”。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却让心胸狭窄的袁绍给张邈记上了一笔。而这个联盟也在曹操追击董卓失败以后名存实亡。

兵败汴水的曹操在鲍信的建议下来到兖州发展,在得到包括鲍信陈宫张邈在内的兖州地方势力的支持后,顺利的当上了兖州牧。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曹操牧兖州的初期,由于与张邈的“发小”关系,所以相处的很好,袁绍曾经请曹操杀了张邈,可是曹操不肯,并且对袁绍说道“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张邈知道后也很感动,于是“益德太祖”。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出征的时候曹操对家人说道“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来曹操还军,与张邈相见,两个人“垂泣相对”哭在了一块。史书记载两人“其亲如此”。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不过这种感情在政治的权利场中是难以持久的。

很快张邈对曹操的支持就变得暧昧了起来,先是与路过陈留境内的吕布“把手共誓”,又在曹操第二次征讨徐州的时候背反了曹操。

究其原因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权利的分配不均。曹操在收编了青州兵实力大增以后,肯定要对兖州的权利中枢进行大换血。另一件恐怕就是曹操的嗜杀。代表性事件就是边让被杀事件。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边让

边让,字文礼(《太平御览》记作元礼),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曾做过九江太守。先后得到过蔡邕何进的提拔,与孔融齐名,是当时举世知名的名士。

在小说第十回中,边让是因为引兵五千去救陶谦,而被曹操派人截杀的,而这件事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初平中,王室大乱,(边)让去官还家。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建安中,其乡人有构让于操,操告郡就杀之”。

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命令陈琳所作的讨曹操檄文中有这样一句“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所谓妻孥,指的是妻子和子女,可见当时曹操对边让是满门抄斩的,或许还要有夷族之祸。曹操的这一做法当然会激起兖州士人集团的不满,而作为兖州士人的领军人物,张邈当然就被推到了前台。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陈琳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曹操为报父仇第二次东征陶谦,兖州空虚,“(张)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陈宫对张邈说道:“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陈宫

张邈听从了陈宫的建议,成为了陈琳檄文中“奋臂”的“一夫”并且也得到了兖州诸郡的响应。史书记载,陈宫遂迎吕布为兖州牧,并且协助其占领了东郡的治所濮阳,郡县尽皆响应。除了荀彧程昱坚守的甄城,曹操的部将夏侯淳退守的东阿和范县以外,兖州八郡七十五县全都背反了曹操,可见当时曹操的不得人心。难怪陈琳的檄文中略带嘲讽的口气说道“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官渡之战的曹操和袁绍

那么,与曹操关系非常之好的张邈为什么要背叛曹操,而去叛迎吕布呢?个人揣测,应该是张邈的个人权欲使然。在陈宫劝说张邈叛迎吕布的话中有这样一句“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我想这其中的“共牧兖州”四个字正是打动张邈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在之前兖州刺史刘岱被杀,鲍信和陈宫等人拥立曹操做兖州牧的时候,张邈并没有积极的去响应,而是一直在保持着沉默,他心中所想的恐怕就是自己能够登上兖州牧的位置。而且当时就有人看出了这一点,这个人就是后来在曹魏政权中堪称元老级人物的高柔。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高柔

当时的高柔还只是个少年,他的父亲去蜀郡任职,把他留在了家乡陈留圉县,他就对周围的人说“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於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可是当时根本没有人相信高柔的话,大家都认为曹操和张邈的关系非常好,张邈根本不可能背叛曹操。于是高柔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逃到了河北。没过多久果然就发生了张邈背叛曹操的事件。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张邈

其实,作为兖州最有实力的地方豪强之一,张邈的所作所为并不难理解,试问有谁会心甘情愿的让出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呢!当初在讨董联盟里,有四世三公的袁绍,有汉室宗亲的刘岱,盟主的位置自然没有张邈的份,后来刘岱被杀,兖州刺史的位置本来非张邈莫属,可是鲍信却又引来了曹操。这些怎能不让张邈揪心到耿耿于怀呢!于是当陈宫提议与吕布共牧兖州的时候,张邈的野心终于裸露了出来。虽然是与吕布“共牧”但在张邈的心中,恐怕也只是把吕布当做一枚棋子而已吧!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吕布

可是,吕布哪里是能够与之共成大事的人呢?在与曹操相持一年多后,终于被曹操设伏兵打败。张邈极不明智的留下弟弟张超驻守雍丘以保护全族家小,自己则跟随吕布去投奔刘备。在路上听说曹操兵围雍丘,张邈欲回兵去救雍丘之危,却遭到吕布的拒绝。无奈之下的张邈,带领部从投奔袁术希望搬取救兵,在路上却被自己的士兵杀死。

雍丘城破,张超城头自刎,曹操下令屠城,夷灭张邈张超三族。

《三国志张邈传》的后面陈寿这样写到“昔汉光武谬於庞萌,近魏太祖亦蔽于张邈。知人则哲,唯帝难之,信矣!”。陈寿把庞萌反叛汉光武帝一事和张邈背叛曹操一事相提并论,其实庞萌反叛刘秀可以算是真正的造反,而张邈与曹操只能说是汉末群雄争霸的一段插曲而已,大家都是出来争霸的根本谈不上反与不反。陈寿引用了《尚书·皋陶谟》里的话“知人则哲”“ 惟帝其难之”来评价曹操看错了张邈,可谁说张邈就没有看错了曹操呢?既然连上古的三皇五帝都难以做到知人,更何况是张邈和曹操这样的枭雄了。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汉光武帝

张邈最大的错误是明明心中想要,却又不好意思去说,总是希望大家说出来,能够在不破坏自己高尚形象的情况下,完美的得到兖州牧的位置。这是传统中国文化里中庸思想的局限性所致,可在在乱世里这样的思想恐怕早已经不在实用了吧!这时候传统中国的另一句哲语或许更值得被我们推崇——“敢为天下者先”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假如讨董联盟歃血为盟的时候,首举义兵的张邈能够挺身而出;假如曹操来兖州发展的时候被张邈毅然拒绝;假如……,然而历史没有假如,正如那滔滔的长江之水,奔流向东,再也不会回来!

小A斯蒂芬写于2018年1月20日。

当婊子还是立牌坊,陈留太守张邈的覆灭之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