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德經》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老子》五千言,說不完一個“道”。

《論語》二十篇,說不完一個“仁”。

“吾道一以貫之。”

——《論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吾道一以貫之。”中的“道”,是太極,亦是陰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中的“道”是太極亦是陰陽。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一陰一陽之謂道。”

——《周易·繫辭》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一陰一陽之謂道。”中的“道”為太極亦為無極。

“道,可道,非恆道。”中的“道”,為太極,亦為無極。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道即是無道,無道即是道;

太極即是無極,無極即是太極;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是謂:同謂之玄,玄之又玄。

圓到周流,循環往復。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對於人而言,守中守正守位守度為要。

不可悲觀亦不可樂觀;不可樂觀亦不可悲觀。

易德之妙,盡在其中矣。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至理至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易經》中的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只可己悟,不可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