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與放鬆的衝突——百字西方哲學史

錢穆在《中國經濟史》中把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分為兩派,計劃經濟派(如晁錯、賈誼、董仲舒)和自由的個人主義派(如司馬遷)。而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則把歷史上的哲學歸為希望加強約束的和希望放鬆社會約束的。


約束與放鬆的衝突——百字西方哲學史


在西方宗教改革後,西方人的思想從宗教權威下解放出來。真理不需要權威來肯定,只需要內心的思想來肯定。於是在政治上出現了無政府主義,在思想上出現了主觀主義。近代哲學的師祖笛卡爾認為只有他自己和他的思想是可靠的,外在世界是由此而推出來的。經過貝克萊和康德,到了費希特遂認為萬物都是“自我的流溢”。再洗禮派屏棄一切法律,最終得出了它們所謂的“共產主義”和兩性雜交的結論。後來演變成貴格會。

但強調個人良心的無政府主義的新教徒依然接受道德和風俗的約束。

十八世紀的“感性”的崇拜破壞了這種平衡。“好的東西並不是因為符合道德,而是能催生激情”。會煽情的英雄受到尼采和卡萊爾的推崇,拜倫則推崇激情。藝術上產生了浪漫主義。

對不健康的主觀主義的修正的結果,產生了洛克自由主義和國家主義。自由主義者洛克企圖把政府和個人限定在各自的領域。霍布斯、盧梭、黑格爾的國家威權主義在實踐中產生了克倫威爾、拿破崙和近代的德國。共產主義則不好界定,但實踐上看傾向於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