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部分財務人員工資那麼低?看完讓人深省!

社會現狀,財務崗位,工作內容各方面用赤裸裸的事實講述“財務”最真實的狀況,句句到肉一針見血。注意:以下文章不是勵志雞湯文,心裡承受能力差者,慎看。若文章讓你感覺財務前景渺茫,或者心生轉行念頭,只怪此文太真實!

為什麼大部分財務人員工資那麼低?看完讓人深省!

財務因為門檻低,所以魚龍混雜,證書也越來越大眾化,會計證一年考一次到現在一年考四次,企業無需再強行驗資後資產評估師的沒落和取消,接著是稅務師的註冊製取消,稅局金稅三期工程越來越完善,科技解放勞動力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教材那句“經濟越發達,會計越重要”其實漏了兩個字,是“經濟越發達,會計(軟件)越重要”,“經濟越發達,會計(科技)越重要”。

但絕對不是會計“人”,中國啥都不多就人多。

加上太多的門外漢過度神化財務這一職業,覺得“財”務,和財有關應該待遇不會差到哪裡,真正做到財務總監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悶聲大財神早已和總賬會計、財務管理是兩個次元,根本不屑和你分享經驗,你也沒機會接觸到他們那個領域的東西。畢竟俗話說得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財務不能直接給企業創造剩餘價值,說白了就是一個後勤部門,有點技術含量的不外乎是節約成本、合理避稅,省下來的這些都不夠銷售賺的一個零頭。

內控管理和流程合規,各家有各家的樣,根本沒普遍適用性。

“財報分析”也越來越ERP軟件化,一打開軟件就有各種各樣的選項給你選擇,只要數據正確ERP分析基本無誤。分析嘛~套公式的東西電腦早就能做了,而且差錯率為0,你的差錯率多少來著?567,941,468,713,487你手動輸一百遍會錯幾次?

就“分析”這一技能,大膽預測下未來你就知道現在做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價值,你還敢不敢說你有經驗?還敢不敢說你有競爭力?

至於總賬,相比十年前手工做賬,現在都是電子賬套,自動結轉損益、自動結賬、自動平衡,功能強大到我媽都不敢相信她的小眼睛。我媽那個年代的會計現在基本都被ERP淘汰掉了,什麼手工報表,直接法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什麼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編制要一致,這還用說?電腦早就會了。

那些半吊子二哈根本就不懂,私以為做了財務就能發財,會計做做賬很輕鬆,還越老越值錢,誰知道都是瞎猜的意淫高手,導致n多無知的善男信女往財務這條路走,人一多啥都沒得玩。

人人都打價格戰,做賬這東西你做3年和我做一年,有啥區別?每天業務差不多。你要8000我要4000,你結了婚,我剛畢業。我4000花的可爽,你8000花的可緊。我有力氣你沒精神,我關注吃喝玩樂周遊世界,你關注柴米油鹽醬醋茶兒子上學要去哪,我工作積極你工作消極。你是老闆你請誰?

人人都打價格戰,殊不知打價格戰最終害死的是自己,人終歸需繁衍後代安身立命,4年前的你周遊列國,4年後的你為兒女擔憂柴米。日子還在繼續,不斷有新人來打價格戰衝擊市場。你的身子每日愈下,上有老下有小,這時你才覺得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

紅藍海,不管是商業還是人力資源都成立。第一個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那後面的那些是啥才??

為什麼大部分財務人員工資那麼低?看完讓人深省!

你既然選擇了搞壞市場,那你就得承擔爛場給你帶來的不良後果。

滿大街的會計培訓,“30天包拿會計證,60天真賬上手,老會計30天包教會10年真賬”。

你學會計的動機是啥?別忘了好走的路從來都不缺人。

待遇高?越老越值錢?浮誇的社會按捺不住自己躁動的內心?

誰和你講的?50多歲大媽事務所代理記賬5K一個月在廣州一抓一大把。

288元代理記賬還不論票據量我從不亂說。

工作悠閒?

誰跟你說的?親身經歷豐田本田合生元等外企日企因erp四捨五入錯一分錢就需要加班大半天重新錄入單據數據走流程調數據走審批還得被領帶罵。月底結賬銷售部數據與財務部數據對不上,還得按時上報合併報表,無奈加班加點到一兩點自己查找調整,雞鳴前終於講報表發至指定郵箱我會亂說?

真的很閒嗎?慫恿你考會計證考注會的人他做過會計嗎?做過審計嗎?去過幾傢什麼水平的公司?做到什麼職位了?就連注會考的哪些科目、什麼時候考、考試交多少錢都不清楚的人說話你也敢信?

需要經歷、經驗?

30歲做的賬和50歲做的賬你來和我說說有啥區別?會計科目更加明確?

四大的審計全按審計準則走,天天做底稿調格式個個面如死灰行屍走肉,都是廉價勞動力別以為很高端。

你在簡歷上寫“工作經驗10年、20年”頂多是個歲數比較唬人而已,跳槽開價那麼高誰要你?

那你問我:財務總監他一年拿50萬甚至上百萬憑啥!!??

資源!人脈!

企業要IPO啦,你認識哪個券商通過什麼渠道能夠不排隊就能上主板?

行業不景氣啦,你認識稅局哪個高官能和他協商協商,降低我們公司稅負率或申請指定稅收優惠。(自行百度,地稅局國稅局就XXX公司XX稅的直接或間接減免)

企業資金短缺,你能不能通過投行券商進行資產證券化或其他手段進行融資啊?

製造業不景氣,你能不能通過投資方式在保本情況下增值現有的資金?

製造業面對市場的不穩定性,你能不能通過風險對沖方式降低因市場價格波動產生的損失?

你會上面哪一條?

上面那些太難啦!而且又不是本專業的,問些實際的問題啦!

那問問實務類咯~現行廣義稅法有幾個個實體法稅種?內容有哪些?今年消費稅有哪些新增政策變化?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有哪些企業可以按營收30%限額扣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實質性程序和實質性分析程序有什麼異同?穿行測試需要在哪些環節進行?普通年金終值、年償債基金、普通年金現值、年資本回收額分別都用什麼公式?新會計準則下的長期股權投資計量問題做探討過嗎?十二五綱要規劃年底陸續營改增的建安業瞭解過嗎?政策要是規定土地出讓金不能計算抵扣那需要採取什麼方式進行稅務籌劃降低稅負率?建安業項目異地分包形式需要注意哪些稅務風險?增票抵扣時間差異造成稅負率波動異常被稅局找上門來你怎麼解釋?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今年增加到41+N張會填了嗎?

...........OMG~

那你會啥?

“做賬!!”

ok!你已變成30天包拿會計證培訓機構的產物了。288元還不論票據量的會計真是又cheap又low。

別忘了這個社會是等價交換的,我們都不傻,能500塊事務所代理記賬就絕不會花5000請你

至於那些常年說百萬年薪請財務總監的公司都是變相打廣告的流氓,誰信誰倒黴。

不單隻耍獵頭還耍了求職者。(那些常年幫他們打廣告卻一分錢都收不到的獵頭真是倒黴催)

哎喲,你們公司好有錢哦~百萬年薪請財務總監呢!但是那些獵頭真垃圾,一個人都找不到,還想拿錢,沒門!!

一看要求:

什麼?公司虧損還想要主板上市?不良資產這麼多還想融資貸款?賬務混亂還想申請高新和稅收優惠?被稅局查了好幾回還想偷漏稅款?連公司能否持續經營都說的不明不白,搞不好你連人生自由都搭進去。(自行百度,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or偷逃增值稅被判刑的案例,數不勝數)

“我們百萬年薪啊!肯定要求高啦!”

我去年買了個表!

噢~至於我?我媽是注會,在中石化做財務經理,然而拼的也是關係和人脈。

從小被薰陶的我,大學讀了財務專業,什麼大學考從業、初級畢業後考cpa啦,然後去大公司學流程再跳槽到小公司做經理啦,財務意淫過的我都意淫過,去年拿了中級,注會過了4門。在DTT做過審計和財稅諮詢,後來去了企業做財管(汽車製造企業5000+人,廣州你猜猜是哪個?)然而並沒有傳說中的外企那麼好福利,審計合生元時也是財務人員工資全公司墊底,會計人多,外國人也不傻,能省就省人之常情,換你做老闆你會不會虧本請個人回來?什麼?他、她是你老公老婆兒子女兒?噢!那又不一樣了。(那些和你吹噓外企待遇好的人他們有正視過你的小眼睛?問下福利明細就立刻穿幫了原諒我審計思維如此敏捷)

現在嘛~打算轉行去做投資項目了。

簡而言之,財務有點像英語。你不能不會,但你要是拿它來謀生就註定是個悲劇。

你要是真的很喜歡,做到TOP的那種。央視名嘴同聲翻譯一分鐘4K也是有的,但別抱太大幻想。

我不會鼓勵你花五至十年的精力去考CPA,然後落得個每月才多1500工資的下場。(2015年四大所水平)

我也不會鼓勵你在大企業裡做小會計,忽悠著你說要沉得住氣要積累要沉澱學流程學方法,畢竟每天打字複印貼發票、報銷費用走流程、對著電腦複製粘貼上個月的分錄這些活不是積累而是虛度光陰浪費生命,稍不留神你就三、四十歲了,跳槽開價50萬誰要你?(如果你要養老就當我沒說過)

我也不會吹噓做到財務總監年薪有多少百萬,畢竟這是雞湯不是米飯,喝了不頂飽,喝得多還傷胃。要是個個都奔著年薪百萬去做財務,那估計明天通貨膨脹到大米500塊一斤,房子50萬一平。

贈品:面試時HR忽悠你說要看你能力去到哪裡再給錢的都是很少的,難不成清潔工能打掃的到細菌存活率低至5%以下,你會給他2萬一個月?

大方問他崗位薪資幅度,不說就別去。看他公司崗位空缺時間,超過3個月都是無心招人整天打廣告的,說不定還以面試的目的叫你出個避稅的主意。

規範化企業薪資都是按崗位分,什麼一人一崗一薪的都是小公司,銷售天天開天窗,老闆特批,還得身兼數職章程朝令夕.

公司最初章程裡有規定,財務分為應收、應付、固定資產管理、費用管理、成本核算、工資薪金、檔案文書管理、合併報表、總賬審核、內部審計、特殊會計處理、稅務管理和籌劃、企業金融等多個模塊。

因為涉及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很高,所以全部都要走ERP,從合同簽訂到最後開具發票入賬都是在ERP上走,所以也就是為什麼我前文說到錯一個小數點就必須加班調數據,因為ERP和金稅系統是綁定的,ERP的數需要和開具的發票數、簽訂的合同數、對方銀行匯款數要一致,否則會有稅務上的風險,(會被懷疑虛開增票)。

為什麼大部分財務人員工資那麼低?看完讓人深省!

有很多人說華為薪資高,當初我還在dtt時華為打電話給我開價10K可細談,後來和華為的同學對了一下口供,他說:深圳華為總部,應屆本科績點4.7以上9k,應屆小碩10k,社招經驗豐富會高點,經常加班加點,週末加班也不意外,沒加班費,有年終獎1-3個月。五險一金,公積金比例5%。工資不低,工作很累。願意調到毛里求斯等第三方國家的可以達到20~28萬,老員工有期權,但必須服務5年以上才有,每年有500RMB左右的調薪機會,需要競崗成功率約5%)

貼一個華為的內部機密工資表(2014年的):

1、工資:主要根據級別和在華為工作時間確定,工作時間相對長的,就靠上面點

13級:5000-7000

14級:6000-9000

15級:8000-12000

16級:9000-16000

17級:10000-20000

18級:13000-25000

19級:20000-40000

後面的就不說了,和絕大多數沒有關係

獎金:和級別、部門績效、公司業績、個人績效有關係,得A的會靠上面點(C和D的基本沒有獎金)

13級:20000-50000

14級:30000-70000

15級:50000-150000

16級:80000-200000

17級:120000-250000

18級:150000-350000

上面級別就不提了

股票:和級別,工作時間相關

13級:1萬-3萬股

14級:3萬-6萬股

15級:5萬-10萬股

16級:7萬-20萬股

17級:10萬-30萬股

18級:15萬-50萬股

13級以下的基本普工居多,能拿高薪的基本是核心崗位的程序員。

因為華為賣的是手機和通訊服務,所以你想想誰最重要?

至於騰訊我沒去過,當時審計中國電信設計院(華景路那家)騰訊就在隔壁中通服的大樓裡,特意去轉了一圈,從穿著神情都能看得出一些端倪。好不好我不亂說。

還有人問為什麼四大做審計比其他一般行業薪資高30%~50%?

因為四大主要income就是審計業務,其他的企業管理、風控諮詢、財稅諮詢什麼的佔不到15%。央企在06還是09年以前必須找四大審計,寡頭壟斷。所以審計人員是最主要的搖錢樹。

之後local firm的水平也提了上來,獨立性也慢慢有利,國家便沒有強制性要求。搖錢樹的地位受到撼動,還一度被降薪。

其實這些都是常識,例如製造業的利潤是由產成品的溢價帶來,同時產成品需要銷量和銷路,所以需要大量的機器、普工和銷售人員,最大塊的成本也是這裡,財務人事行政都是可有可無替代性很強,工資不高也不奇怪。

自己選路的,跪著也要走完。做你喜歡的,錢少點至少還剩開心;要是做你不喜歡的,錢少了那你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盲目跟風做財務、盲目跟風開事務所、盲目跟風做代理記賬公司、盲目跟風做任何事=死路一條

忠言總是逆耳,良藥總是苦口。愛信不信,你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