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跌落神壇 富士康股市遇冷

郭臺銘跌落神壇 富士康股市遇冷

工業富聯(18.270, -0.26, -1.40%)就像A股市場上的貴婦人,乍一看去,冠冕堂皇,要多華麗有多華麗,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將華麗的袍子掀開,其實工業富聯啥都不是,就是一個重資產的硬件代工企業而已

曾高飛

作為最近上市的新股,工業富聯(富士康)堪稱表現最差的一隻股票了,僅屈指可數的4個漲停就被打開,接下來連續4個暴跌,離發行價只有一個跌停板的距離,數天市值蒸發了上千億元,跌掉一個寧德時代(74.090, -0.09, -0.12%),將獨角獸概念股、網絡概念股、工業智能概念股、臺灣地區企業在內地上市第一股等概念糟踏得“一地雞毛”。

憑藉工業富聯在內地IPO重返臺灣地區的首富郭臺銘做夢都沒有想到,原來A股一點都不好玩,富士康那樣偌大的企業,掌控起來都能遊刃有餘,一經上市,則成了一匹脫韁野馬,沒法兒駕馭了。

同樣是獨角獸企業,比起醫藥界的“華為”——藥明康德(93.270, -2.43, -2.54%)和電動能源領先的寧德時代來,工業富聯的股市表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5月8日上市的藥明康德,捕獲了16個漲停板才罷手;6月11日上市的寧德時代,也收穫了8個漲停板。工業富聯的漲停板個數只有寧德時代的二分之一、藥明康德的四分之一,創下了最近兩年新上市企業的最差表現。估計在獨角獸企業概念股中,工業富聯肯定是墊底差班生了。

出身豪門,血液是好血液,概念是好概念,工業富聯到底撞了啥邪門,居然長成了新股中的一個“股價侏儒”呢?

在上市之前,很多股民都看好工業富聯。支撐其成為潛在績優股的理由有一籮筐,如臺灣地區經營之神郭臺銘掌舵、世界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蘋果概念股等。在上市之前,郭臺銘也是動了很多腦筋,將工業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等頗具含金量的流行概念都堆砌在工業富聯身上,以期助推股價一飛沖天。

誠然,如此多的好概念,換成其他企業,只要沾上其中之一,就能變成站在風口上的豬。可工業富聯咋偏偏“硬而不舉,舉而不堅,堅而不挺,挺而不久”,患上“陽痿”了呢?

形成原因或許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內因和外因兩種。

從內部看,工業富聯的規模堪稱龐然大物,業績堪稱獨領風騷。實際上,這既是優點,又是缺點。無論包裝成啥樣,工業富聯都掙脫不了重資產的本質,想要跳起來找個支點,難度確實有點大。這種屬性的企業股票,在A股市場上,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以內,可工業富聯目前就已經30多倍了。從長遠來看,仍有繼續下探的空間。況且,盤子一大,活躍性就差,一般情況下,莊家缺乏興趣,很難炒起來,對其敬而遠之。

從外部看,工業富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上市就碰上數年來的最差時機,錯失了天時地利。當前的股市整體慘淡疲軟,這讓工業富聯難以超凡脫俗,置身事外。特別是工業富聯不幸躺槍,被神經質總統特朗普的嘴炮流彈擊中,好好的蘋果概念竟然成了股價毒藥,此間一點風吹草動,都讓工業富聯草木皆兵。

讓工業富聯股價遭遇滑鐵盧的,還有工業富聯披在身上的那件“皇帝新裝”。

為了賣個好價錢,工業富聯將自己包裝得富麗堂皇,又是工業智能化,又是網絡化,又是賦能的平臺化。如果是其他企業,只要有其中一個或兩個概念,作為新股,股價肯定扶搖直上了。殊不知,由於A股市場在慘淡經營,理性的股民早就煉成了一對火眼金睛,輕易地看穿了工業富聯“皇帝新裝”下的套路,不願被當成韭菜收割。

工業富聯就像A股市場上的貴婦人,乍一看去,冠冕堂皇,要多華麗有多華麗,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將華麗的袍子掀開,其實工業富聯就是一個重資產的硬件代工企業而已。如果無法掙脫這個本質,工業富聯要在股市上有上佳表現,那是相當困難的。事實上,工業富聯根本無法掙脫這個樊籠束縛。所以,工業富聯的股價讓股民大失所望全在情理之中。

其實,工業富聯在A股市場遇冷,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並且早就有了預兆。從打新那一刻開始,就有相當多股民對其抱著十分不看好的心態。據統計,打新後,工業富聯被棄購的新股高達333多萬股,摺合金額高達4000多萬元,成為A股市場有史以來被棄購最多的一隻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