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對真相負責。

如果說新聞工作者有哪些基本原則,相信把真相展示給大眾是首當其衝的一件事。《華盛頓郵報》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新聞工作如何在美國政府的打壓下,堅持將越戰真相公之於眾的故事。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越南戰爭美軍死亡5.6萬人,並且這場失敗的戰爭美國打了整整12年。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開始到結束是6年時間,相對二戰,美國付出的可不僅僅是2倍的時間。雖然美國在二戰之初便輸送物資、賣軍火、貸款掙錢,真正參戰是在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說美軍只參加了3年左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按照這個比例,消耗在越南戰場上的時間整整是二戰的4倍。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不要說當時處在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不爽,就是單純講成本、看收益,美國也是得不償失。戰爭有所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美國當局早在越南戰爭開始之初就知道這場仗打不贏。朝鮮戰爭就是個例子,基本上在中國周邊搞事情,美國遇上的麻煩一定比方法多。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美國屬於宗教國家,畢竟總統就職需要手按聖經。那麼最起碼的指導思想就是誠實,可是美國頻頻在媒體上宣稱自己為了世界的和平在努力,大體就是在本土迷惑民眾,告訴他們這是在拯救其他國家,甚至是在拯救全世界。冷戰實際上就是意識形態的較量,肯尼迪政府企圖在越南展現美國的力量與反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決心。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最先做出相關報道的是紐約時報,披露了相關的戰時文件。華盛頓郵報在此時只是一個被搶走食物的孩子,畢竟新聞對於媒體來說是生存之本。湯姆漢克斯飾演的布拉德利是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他對著同事大嚷大叫,看似是因為沒有拿到消息而不爽,實際上是對美國政府矇蔽民眾的氣憤。新聞工作者要忠於公民,國家的重大事項要接受公民的監督,如果公民壓根就不知道其中的緣由,監督自然無從談起。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不久之後華盛頓郵報也收到爆料人送來的文件,通過內容可以看出,美國並沒有按照對民眾宣稱的戰略方針行事,而是主動的在擴大戰場,這無疑需要更多的年輕士兵趕赴前線。美國政府也許可以通過武力展示實力,但是戰爭可能給每一個參戰士兵的家庭帶來悲劇。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正在處理信息,打算編輯出版時,紐約時報已經受到了通知,檢查機關打算以洩露國家機密類的罪名起訴它。電影的背景時間是1971年,水門事件發生在1972年,也就是說,尼克松的秘密監視行為已經在進行之中。尼克松政府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將監視行為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其目的不過是為了連選連任。越南戰爭的信息一旦暴露,必定影響尼克松政府的公信力。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的董事會主席格拉漢姆得知後,擔心郵報做出相關報道會惹出麻煩致電報社,布拉德利謊稱自己沒有相關信息,私下安排同事接觸爆料者,拿回所有秘密文件。一開始格拉漢姆並不贊成披露相關信息,畢竟華盛頓郵報打拼到現在不容易。它也許可以抵抗社會帶來的壓力或者某些小團體的威脅,但貿然對抗國家顯然不明智。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格拉漢姆在迷茫中開始徵求大家的意見,顧問告訴她,尼克松是個手段毒辣的人,他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搞垮華盛頓郵報。人們常說,如果一件事情是正義的,不管阻力多大都要去做,這就是勇氣。華盛頓郵報成為主流媒體之時,已經不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集體的產業,它成為了公民批評與妥協的論壇。編輯人員不能只限於追求花邊新聞,他們有義務根據個人良心行事。華盛頓郵報的相關人員要獨立於報道對象,必須成為權力的獨立監督者。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在格拉漢姆的支持下,華盛頓郵報開始印製,一份份報紙被送往報停。國防部安排人打來電話,勒令華盛頓郵報停止發行,布拉德利悍然拒絕。似乎華盛頓郵報與紐約時報即將被送上被告席,布拉德利卻收到了一包東西。裡面是一份份的報紙,在這一刻所有的主流媒體做出了同樣的決定,紛紛報道了越戰背後的真相,並且強烈譴責美國越戰行為。也正是這一刻,所有媒體選擇站在憲法一邊,用新聞的方式捍衛者公民的權利。

敢和美國政府對著幹的不只是恐怖分子,還有《華盛頓郵報》

正如賈斯汀.布萊克的評價:“美國的建國者賦予了新聞自由的權利,是因為它需要履行傳播民主、公正的義務,新聞是為民服務,不是為當權者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