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山西丨祁縣弓力拳」以傳統武術爲載體 塑造中華武術魂

「非遺山西丨祁縣弓力拳」以傳統武術為載體 塑造中華武術魂

江湖有傳說,山西藏有真功夫

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澱埋藏著無數奇珍異寶,武術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與古代哲學、美學、倫理學、兵法甚至中醫都有著血肉難分的歷史淵源。

徐展歷史宏卷,聚焦江湖武林,山西這片古老的土地,滋養著中華武術不斷傳承發揚。三晉大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隨之孕育而生的如忠義武聖關公、滿門忠烈楊家將、西漢大將霍去病等,向世人展示了山西人的尚武精神。

「非遺山西丨祁縣弓力拳」以傳統武術為載體 塑造中華武術魂

武林多高手,弓力拳自成一脈

弓力拳,由明末清初十三省總鏢頭勝英與張茂龍、黃三太、楊香五等人所創,現流傳於山西晉中。在眾多拳術中,弓力拳顯得頗為神秘:拳法輕易不外傳,門徒貴精不貴多,雖弟子稀少,卻歷經風雲變幻三百餘年,代代傳承仍存於世。

弓力拳以弓之一弦一背的原理、一張一弛送箭離弦之特點,融和了太極、少林等各個拳種的精髓,講求“剛柔相濟,緩急如意”“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剛而不滯,柔而不散”“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與中國古典哲學思想一脈相承。

「非遺山西丨祁縣弓力拳」以傳統武術為載體 塑造中華武術魂

傳承靠發揚,拳術發展要創新

弓力拳自明末首創後,經歷兩百年的風雲搏擊,在清光緒初年安晉元等人的傳播下,最終形成了自成一體、獨樹一幟的拳種。

韓晉衛,祁縣弓力拳第四代傳人,他將師傅花費數年心血繪製的拳譜整理成冊,並簡化弓力拳拳術套路,讓弓力拳進入小學校園,全面普及和推廣弓力拳。這種創新,積極推動著弓力拳不斷傳承和發揚,對弘揚中華武術文化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非遺山西丨祁縣弓力拳」以傳統武術為載體 塑造中華武術魂

武德不可丟,習武塑造中華魂

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百年來,弓力拳一直注重對於武德的培養。學習弓力拳者,需徒訪師三年,師訪徒三年,品行不端者不教、不孝順父母者不教、不遵師訓者不教、目的不純者不教、鼠肚雞腸者不教。

這些說法看起來繁複,卻有效規範了習武者的行為舉止,塑造了習武者尚武崇德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恰恰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印證。相信在山西習武人的帶領下,包括弓力拳在內的山西武術能夠與時俱進,以傳統武術為載體,塑造中華武術魂。(鞏彥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