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

中国画其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纵观历史长河中,中国花鸟画已经成为中国绘画史中不可被忽略的一部分。中国花鸟画通过描绘自然生物寄托人们的兴趣、情操和精神共鸣,适应中国人的审美需要。

在中国花鸟画欣赏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而陶冶情操呢。我们请来了著名书画艺术评论人陈宜杉老师给我们介绍: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书画艺术评论人陈宜杉老师

花鸟画是以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为题材的绘画的统称。花鸟画也是中国画的一种。对于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问题,下面我简单的给大家做个介绍。

首先,要知道在欣赏花鸟画和欣赏山水、人物画方面,他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尤其是花鸟画,对笔墨的认识要求极高,点线要过关,造型要到位,画面主次清楚,起承转合相呼应,“情”与“境”合二为一。

第二,欣赏花鸟画的美和生活当中的唯美是截然不同的,这种美是一种艺术的美。艺术的美是建立在生活当中,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作品

比如说画夏天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 ;画深秋的时候,荷叶经风霜一打,满地的枯枝败叶,如果把这些场景原原本本的搬过来画上去肯定是不好看的。那么变为艺术,运用艺术的处理手法,融入一个画家的修养、思想等综合因素,通过某种特定题材表达画家的情感和追求,我们刚才看到了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三位国画大师的荷花作品,从他们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绘画技法,相信大家也会被艺术作品的魅力所感染,发现了生活的美而无处不在。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作品

第三,欣赏者从不同的角度,见仁见智。 但是创作一幅精品,或许很多人不理解、看不懂,这有可能是欣赏者的修养、综合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八大山人《孤禽图》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只鸟是清代八大山人的画,成交价为 6272万元。有人说这幅画咋能卖那么贵呀 ?

八大,他的真实的名字叫朱耷,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第十代孙,从一出生,就背负了家国衰亡的剧痛。

你看到的这只鸟,它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冷眼看世界”神情。八大山人画“白眼”鸟,也是画自己,夸张的造型,奇特的表情,奇妙的构图等,皆流露出了其愤世嫉俗之情,透露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出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具有奇特新颖,出人意表的艺术特色。当你了解这幅画的背后故事和画家的境况,你还认为这幅画就是一幅简单的画作吗?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从左至右依次为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作品

第四,书法的功夫也是欣赏花鸟画的重要条件。我们说“以书入画”,其实就是将书法用笔运用于中国画的创作中。书法和绘画的用笔为同一源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书画同源”。

以上就是我要告诉大家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欣赏能力的四点常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金一百公众号:gold100art

金一百艺术品为你提供最全面、最有趣的艺术资讯

百家杂谈:如何培养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