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取风筝要对对联,绝妙下联令主人不得还风筝

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相信大家小时候一定玩过风筝,也出现过风筝挂在树上,或者掉入别人家中的情况。这时候去讨要可要有着被骂的准备,在明朝也有这么个关于风筝的故事,还涉及到一副对联。

小孩取风筝要对对联,绝妙下联令主人不得还风筝

风筝

明朝时期,一群小孩在一起放风筝。突然,刮来一阵大风,风筝线被吹断,飘到旁边员外家里。大家都不敢前去敲门取回,这时一个长相机灵的童子自告奋勇去取回。

小孩取风筝要对对联,绝妙下联令主人不得还风筝

古代孩童放风筝

只见童子麻利的翻过院墙,前往寻找风筝,其他小孩都在墙上等着他。这家主人此时正在院中休憩,突然看见一小孩跳入院中,吓了一跳。待问明缘由后,对这小孩不告而入的行为也有点生气,就决定为难下他。

小孩取风筝要对对联,绝妙下联令主人不得还风筝

明朝庭院

员外向小孩说到:“看你文质彬彬的,怎么不知礼数,这样吧,我出个对联,你要是能答出来,我就不追究你还将风筝还给你”。

小孩人在屋檐下,只得点头同意。员外看了眼那些在墙上等待的小孩,出题道:“童子六七人,独汝狡”。

小孩取风筝要对对联,绝妙下联令主人不得还风筝

明朝员外与小童

小孩想了一会,看见这个员外庭院如此豪华,必定是朝廷食禄两千石的大官。就说了下联:“员外二千石,唯公——”。说到唯公时拉长音说了几遍唯公……唯公……。

员外以为他答不上,取笑道:“唯公什么,接不上了吧?”小孩说;“这最后一个字,我是故意不说。”员外不明就里,问他为何如此。小孩说:“你如果还我风筝,就是'唯公廉',如不还我,就是'唯公贪’。”

员外一听就笑了,他可不会为了个风筝,得个贪名,连忙把风筝还给了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