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二经典学派的前提: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二经典学派的前提: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一句话导读:此文与上文是同一章节第二部分,篇幅较长,分段方便阅读,讲述了货币工资和真实工资的关系,决定因素,阐述真实工资与就业量的关系。

货币工资与真实工资变化关系如何

货币工资与真实工资改变方向不仅不相同,而且常常相反:当货币工资上涨时,真实工资下降;货币工资下降时,真实工资上涨。短期内着这种关系常与就业量关联,当就业量下降时,工人接受降薪;当产量减少而资本设备不变时,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增大,所以真实工资提高。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二经典学派的前提: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经典学派认为真实工资决定于劳资双方的工资议价

经典学派承认这种议价,只是货币工资。在一个封闭的机构中,当货币工资下降到一定的标准,则至少在短时期内,必由若干实际工资的降低。

劳动力决定自己的真实工资率这一个命题,和另外一个真命题混在一起,即劳动力总是可以自己决定,他们愿意在何种真实工资率下达到充分就业。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二经典学派的前提: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决定真实工资一般水平的,主要是哪几种力量,成为本书的主题之一。

货币工资的议价决定分配

货币工资的议价主要决定如何让将真实工作总额分配于各个劳动力团体,而不是决定单个成员的平均真实工资。

工会并没有像经典学派的职责那样,阻扰就业总量的增加。

经典学派不承认“不自愿”失业

不自愿失业:指工资品价格相对货币工资上涨少许时,当前货币工资下劳动力总需求与总供给,都相应增大,则不自愿失业存在。

经典学派认为失业存在的三个原因:一是换工作时,暂时无事可做;二是专业程度深,需求偶有间断;三是工会采取的排外措施。

经典学派认为一切失业,除了上述三个原因,追究到底,还是失业人员不肯接受一个与其边际生产力相适应的工资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二经典学派的前提: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真实工资与就业量之间唯一的关系

假设组织、设备与技术不变,则一个单位的劳动力能够赚到的真实工资,必然与就业量成唯一的、相反的关系,就业量增加时,短期内,一个劳动力得到的报酬,以工资品计算,通常为减低,利润则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