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乐」成于乐

「诗书礼乐」成于乐

>>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其实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一项是调养性情。

>>中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修身最重要的是对内修心、对外修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内外兼修,内圣外王。对内修心,最要紧的是“修心性”。心性难修,就要持之以恒,“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但还有最切近的下手处,那就是“修心情”,性格难以改变,但是情绪能够控制,要想改变性格,可以从调整情绪入手。所谓的和气、和谐,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都是情绪,《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也都是情绪,三句话的共同主题:就是快乐平衡的情绪。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三个层面:

第一,就是身与心的和谐,是情绪平和;

第二,就是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

第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

>>那么性情调和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乐教,正所谓“广博易良,《乐》教也。”乐以和情,礼以节人,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用乐调整人的心情,是最好的文明方式!

☆我们的乐教分为四部分:

>>乐记知理,琴道和情,诗说国乐,赏鉴名曲。

>>我们的乐教,教师要懂得乐教的意义,教育孩子,要了解古典乐曲、了解乐器。首先以“诗说古乐”的形式,介绍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如:琴、瑟、筝、笛、箫、埙、阮、琵琶、二胡、马头琴、葫芦丝等。还要教育孩子欣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

>>还要经常性地培养孩子们合唱、唱诵,一旦歌声动天地,唱者闻者皆动容。我们不仅要青少年学会唱励志歌曲,还要唱民族风,还要唱红色歌曲,《礼记·乐记》中说:“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试想,我们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升国旗,听到庄严的国歌,谁能不为之感动?这是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提升健康审美、培养阳光心态的最好途径,所以一定不能忽视乐教。

m.zgjlsjb.com/news_show.html?id=5623

☆长春大学·网络国学院成立于2016年,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长春大学成立的学院,金海峰教授担任院长。网络国学院以互联网+国学为主要研究内容,认识中华文明,探讨中国文化的创新。网络国学院制定了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聘请国学知名专家进行系列讲座,推出国学擂台促进国学交流,开设国学网络学堂。网络国学院旨在强化在校本科生的国学素质教育,强化社会人员的国学修养,强化青少年的国学意识。让国学教育通过互联网融入现代社会教育中,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影响国人,让中国传统文化能继承并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