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Scientific anticance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We'retogether

冯小俊,农业专家,晚期纵膈肉瘤患者,乐和亲友会倡导者和志愿者,顽强与病魔斗争将近6年终因肺部感染于2018年5月9日13:10去世,享年60岁。

— 撰文:王晓盈

冯小俊老师已经离开两天了,我依然难以相信而且悲伤……

但又感叹他的生命是如此坚韧和神奇,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癌症,是一个需要直面“生死”的疾病

癌症,也是一个让人思考“生死”的哲学课题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在生命画上句号的时候,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精彩和有意义的?

冯老师证明了可以不用长度去衡量

而用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去诠释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他是一位乐观豁达,积极有活力的患者。

每次总是喜欢笑眯眯的与人说话,不疾不徐,温和而有力量;

从来不忌讳病情,积极分享抗癌经历和心得来鼓励正处于焦虑之中的患者和家属;

治疗过程再痛苦也没有放弃过治疗,自己在治疗之余不忘查询各种文献寻求办法;

是亲友群里的群主,坚持定期发送靠谱的科普信息与大家共享;

是病友们的榜样和标杆,为大家积极寻医问药,联系治疗。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他是一位温柔顾家,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对于妻子默默的照顾,总是充满歉意;

怕孩子们担心和花钱而影响工作,选择自己承担;

外地治疗期间不想给家人增加麻烦,都是独自背着双肩包坐飞机,乘火车往返;

春花浪漫时,带着家人自驾出行享受自然;

含饴弄孙,乐享天伦之乐。

他还是一位严谨认真敬业的农业专家;

曾被恩施自治州授予“科技开发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

担任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主持多门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

为州农业系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当地社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还自筹资金建立了园林植物园、园林规划设计室、宠物医院以及一批实训基地、科研基地;主持了《水稻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两部恩施州地方标准的审定,参与了“鄂半夏1号”等中药材新品种的审评工作

……

这些都是冯老师留在这世界的印记。他笑面病魔,温暖而有力量,努力把生命活到最绚烂的姿态定格在这一刻。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冯老师离开的消息传开后,许多朋友问我,“他怎么会离开呢?”

是的,这是每位从医者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医学能解决什么?

这是一个永恒的提问,也是一个永远的困惑。

我曾经和冯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看的很透彻也很超脱。他认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努力争取治疗,活出生命应该有的样子。之前医生判断只有3~6个月的生存期,但新的医疗技术让自己争取到的这几年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并且生活质量特别好,能看着儿子结婚,又有了小孙女,已深感欣慰;可医学无法阻止死亡,如果那一天来临,他也坦然面对,因为那是所有人的归宿。

记得有一则笑话,说我们所有人的归宿都是火葬场,全在排队,而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

是的,医生既不能阻挡队伍前进,也没法让谁停下来不走,只能让着急往前赶的人,慢下来。

就像《最好的抉择》里说的,医学是一门精确但不确定的学科,它仍然充满着未知。现有的医学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时间,让所有人都“慢下来”。

获得了时间,我们就更有希望期待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出现并运用于实际,让许多之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从我的角度看来,医学的主题是痛苦和拯救。疾病造成了身体的痛苦,靠医学技术解决了,这是一种拯救。而疾病产生的焦虑和消沉,靠安慰,鼓励和陪伴缓解了,这也是一种拯救。所以冯老师和我们,以及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互为医者,互相拯救。又一起充满着希望面对新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终将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我们在这里欢笑过,努力过,坚持过,悲伤过,勇敢过,爱过……

那就足够了!

我们也许应该这样理解:离开不是一切归零,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这才是最好的告别。

ToLife!致敬生命!

最好的告别——致敬抗癌勇士冯小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