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鼓石——中國古建藝術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中國傳統建築也靜靜的跟隨時光流轉,不言不語!而中式傳統建築的構件也隨著時代的變遷演化著,有的成了非遺,有的進了博物館,還有一些變通成新一代建築的亮點,傳承更迭!

門枕石,是中國古建築大門上的一個石制構件。很多人對它很陌生,但是如果說出它的小名大家肯定都認識——抱鼓石!

門枕石是傳統中國建築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古時候的門沒有鉸鏈、合頁等,是靠門枕和連楹來固定門扇的,如果沒有門枕來抵住門框,開關門扇時就會搖晃不定。它不僅能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還可強固門框。故其門內部分是承託構件,門外部分是平衡構件。

門枕石一般都是長條形的,一頭在門外,一頭在門內,中間一道凹槽供安置門的下檻,門內部分上面有一凹穴,標準的學名叫海窩,供門軸轉動之用一般情況下門內的部分稍短,門外的部分相對較長。

門枕石外側的構造分為三個部分:下部雕須彌座,座上蓋有方形錦巾,中間或者為兩個橫放的仿錐鼓與下部的方形錦巾組合成的如意形,或者為整塊方石做雕刻處理,頂部還一般雕有臥獅。

抱鼓石的由來,相傳是宋朝開始,由於武將得勝歸來之後,會將戰鼓放置在門口,久而久之就將戰鼓的形式立於門枕石上。而文官門口則做成箱式枕石以示區別,隨著歲月的更迭抱鼓石漸漸分為兩個式樣。

一種是以徽派祠堂宅門抱鼓石為代表的樣式, "螺蚌抱鼓石"整個造型不對稱,抱鼓石有向外突兀的起勢,很像一隻螺或蝸牛,抱鼓石就像是其所揹負的厚重外殼。另一種是以北京四合院宅門為代表的樣式,"如意抱鼓石"較為對稱,整個造型渾然一體,也有隻剩一個仿錐鼓與方巾組成半個如意形的依柱式抱鼓石。據《營造法式》,將圓鼓上部雕成獅形者,叫拉獅砷或挨獅砷。


螺蚌抱鼓石

如意抱鼓石 抱鼓石由門枕石門外那塊長石演變而來,在古代它的功能之用要遠遠小於它所代表的政治文化寓意。它是禮制建築等級的符號象徵,也是"非貴即富"的門第符號,抱鼓石絕不脫離它主人背後的政治、經濟基礎而獨立存在。它已經不僅是一種樣式,而是植根於生活的深層結構,是一種居住文化的體現。它是物化的禮制文化符號,它是一種內在世界通過裝飾符號語言展示於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斗轉星移,白駒過隙。隨著時代變遷,沒有合頁、門軸的中國式大門被改良了,承載千年開闔之便的門枕石沒有了用武之地,當年最重要的那部分終於漸行漸遠的退出了歷史舞臺,留下的只有抱鼓石。而抱鼓石也不再是門第的象徵不再有著森嚴的等級光環,飛入尋常百姓家了。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飯店門口有它,會所門口有它,商店門口有它,普通人家門口也有它。


而那些製作抱鼓石的石匠們,還如同幾千年前一樣,使用著傳統的技藝,沿襲著傳統的式樣,雕刻著傳統的花紋,帶著抱鼓石的過往踟躕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