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投金服:P2P迎「大考」 合規自律的平台將迎來春天

优投金服:P2P迎“大考” 合规自律的平台将迎来春天

近期P2P爆雷不斷,導致了很多人對P2P喪失了信心,甚至說P2P要完了,告訴身邊人趕緊把P2P平臺的錢取出來,得出P2P都是騙子、風險很大的結論。

P2P迎“大考”

的確,6月底以來,P2P網貸平臺的爆雷案例增多,使P2P網貸行業正面臨資金荒的考驗。投資者方面,很多投資者紛紛在平臺上轉讓債權且到期後不再投資P2P平臺;借款人方面,選擇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明顯增多,導致很多平臺無力兌付投資者本息;平臺方面,部分平臺已經不發新標且無資金流入,正在試圖通過增資、融資、加息等途徑重塑投資者信心。

P2P網貸行業近期風險事件頻發,多家網貸平臺宣佈清盤退出。如何降低平臺退出時的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成為監管部門目前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多地規範網貸退出程序

針對平臺無序退出的情況,深圳、北京、廣州等網貸集中地區的互金行業協會在近日相繼發佈退出指引,明確平臺退出清盤程序。各地均要求,在退出方案實施期間,明確要求網貸機構不得註銷、不得開展新業務,經營地址不可搬遷、平臺網站不可關閉、平臺高管不得失聯。

7月30日,廣州互金協會發布了《廣州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試行)》。《指引》分為六章共17條,適用於終止網貸業務、退出網貸行業的網貸機構,包括業務轉型、清算註銷、依法破產等。《指引》對退出原則、業務退出程序、退出所需報送材料、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註銷等方面均做出了詳細的規範和要求。

《指引》提出了網貸機構退出期間的“三不可”原則:網貸機構經營地址不可搬遷、平臺網站/APP不可關閉、平臺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可失聯。

嚴打逃廢債及平臺跑路

針對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平臺集中爆雷、借款人惡意逃廢債,投資人信心備受打擊的狀況,監管部門消息指出,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債務人追償,保護合法有效的債權合同,並將債務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建立失信懲戒,讓“老賴”無處藏身,加大對外逃人員的緝捕。

一些跡象表明,對債務人惡意逃廢債、自媒體敲詐勒索、機構經營者“跑路”等的打擊力度正在加大。

7月27日,廣州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及打擊逃廢債行為的通知》。《通知》要求網貸機構全面下架“鎖定期+自動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理財產品,並將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

同時,當前公安、經偵等部門也已加大了對跑路平臺的打擊力度,以前需要30位以上投資人報案才能立案的情形現在已經降為10人報案即可立案。而涉嫌的罪名也從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演進為集資詐騙。

合規自律的平臺將迎來春天

事實上,自2016年4月啟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以來,經過兩年多的整治,效果已逐步顯現。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數據顯示,專項整治以來共有5074家從業機構退出,不合規規模壓降4265億元。

當前P2P進入加速洗牌階段,淘汰的不僅是那些不合規、實力差的平臺,還有投資者貪圖高利、愚昧的投資心理。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應從宏觀視角來認識互聯網金融風險。“要將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放到穩槓桿和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高度去認識。從目前情況來看,監管層可能需要兩年到三年,甚至更長時間防範和治理互聯網金融風險。”

監管部門消息指出,下半年,將重點做好企業和行業自查工作。在前期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組織網貸機構開展自查自糾,行業協會開展自律檢查。其中,全國統一的現場檢查標準有望儘快下發。多家媒體消息稱,監管方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7條網貸備案驗收細則。

在擁抱監管,堅守合規經營上,優投金服將一如既往嚴格遵守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積極擁抱監管,嚴格自律。目前優投金服已獲得等保三級認證,成功上線了海口聯合農商銀行存管,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披露機制。

2018年4月25日,優投金服正式向廣州市天河區商務和金融工作局提交了合規備案驗收申請及材料,成為廣東地區較早提交合規備案相關材料的平臺之一。未來,優投金服將繼續在互聯網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上發力,為廣大投資用戶提供簡單、高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優投金服

專注汽車金融的P2P投資服務平臺,預期年化利率8.4%-13.8%,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穩健、高效、個性化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掌上投資,就在優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