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昭和三色

锦鲤一次产卵20~40万粒,大一些的一年能产50万粒,若是没有个标准筛选一下,每条都卖那么贵,那还了得?肯定是要制定些标准,分一分高下,才能建立和维护起这个市场来。

制定锦鲤的审美标准,起码要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让别人觉的的确不错,能吸引到客人的目光,甘愿为锦鲤掏钱;

另一个要保证有门槛性,保持数量的稀缺性,这样才能保护价格不下跌。所以锦鲤诞生这二百来年,价格可以只升不降,没有崩盘,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锦鲤传到中国之后,就不甚注意这个,好的赖的一把抓,光想着尽早卖出钱来,又加上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鱼的品质和价格就被拉下来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确是没有日本人会算计的,而且这种心态在各行各业都有,眼光短浅,光想着眼目前儿那点钱,疯狂炒作,砸子孙的饭碗,一个品种做着做着就做黄了。在标准体系建立上,是我们以后要超越他们的一个方向。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丸堂红白 可以看出白质不是很好,胜在体态

还是之前的话,日本锦鲤的标准是日本人制定出来的,在主观上是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我们要去了解现有的锦鲤标准,是了解其所以然,了解他们为什么去制定这样的标准。但是如果要建立中国人的锦鲤体系,就要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深刻地知道中国人的精神根本,制定中国的锦鲤审美标准,选育出中国的锦鲤,这是个文化的独立性(弯弯培育出的龙凤锦鲤就是一个例子)。小编说句不好听的话,目前搞锦鲤养殖的人,又有几个有文化底蕴的呢?只是知道养鲤鱼罢了。自己没有文化独立性,就只能依赖、照搬照抄日本的锦鲤标准,并以此为荣。以日本为祖庭,若得倭鱼纯种,则四顾天下,为之踌躇满志。殊不知在锦鲤传入之时,我们在文化上也被入侵了。交流是可以的,但是如何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也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肥仔三色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龙凤锦鲤

日本锦鲤的审美标准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是在原产地每年举行的锦鲤比赛中,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在将来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我们锦鲤审美标准形成的根本途径,而不是由几个所谓的专家又掺杂着养鱼大户的个人利益,人为制定出来的。它需要有个透明和公正的过程,而不是短期的利益,一旦优秀的鱼种被挑选出来,我们才能争取到广阔的国际市场,并且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锦鲤的标准,看看有没有我们可以参考的。

日本锦鲤在锦鲤大赛中形成的评选标准,目前是有六个方面:

1、体型,锦鲤的体型占整个分数的40%。是占比最高的部分,为啥呢?我们平时看锦鲤多是注重锦鲤的花纹了,说吧锦鲤的体型列为第一要义有些不能理解。其实这个是育种和欣赏的不同要求决定的。参加比赛的锦鲤获奖之后,都是要用来做种鱼繁殖用的。一条锦鲤就能生个五十万,就是不挑选,长到两岁,一条买个一百块,五千万也有了,而且养好了每年都生,所以这种鱼卖的贵还是有人会买。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没地儿花了。在繁殖上,好的体型才有遗传性,体型不好,后代就都就完了。花纹方面是要后期挑选,不是爹娘脸长的好看,孩子就都好看的,当然父母花纹好,后代出好花纹的几率会高一点。但是比起体型的遗传性来,花色的遗传性价值就要低一些。所以锦鲤的体型遗传性是占第一位的,选母本首先要看体型。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昭和三色

在体型的评选上,其实也没有精确的标准,就是要比出来。大体的一个标准就是:丰满、比例协调、强壮。

欣赏锦鲤要从中获得一种愉悦感,锦鲤的强壮有力、富态雍容会给人们带来这样的感受。但是对于什么叫富态雍容,中日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就小编自己来说,是很反感那种过于肥大的跟猪子一样的锦鲤的,肥壮也要有个比例,之前看到一条获奖的昭和三色,肥的有点恶心了,虽然倭人喜欢,但你让我接受,打死我都不会接受的。就像日本的相扑选手一样,没有办法欣赏那种美,这种差别就是中日审美的差别。我也不会让步,由着你说我不懂锦鲤,老子是中国人,就是看不惯肥头大耳的样子。我要买我喜欢的,你说破大天我也不会要你的东西,你若是不改变,那么就自己留着回去炖鱼汤吧。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肥头大耳的样子,一看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有什么美感!

(1)头部:在多年饲养锦鲤的过程中,新潟县的养鲤人发现,两只眼睛距离宽的锦鲤,以后会长的很大,成为巨鲤,这迎合上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的喜欢巨鲤的取向。所以在体型标准中,眼睛的距离是一个评价标准,这是一个前瞻性的标准,用来衡量锦鲤的将来性。

然后再看从嘴到胸鳍根的距离,这个距离要足够,否则再长大后,就有可能变性,如果不满足,说明这条鲤鱼的遗传性也是不足的。

还要看嘴到眼睛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比较短,那么随着锦鲤的成长,鱼头的长度增长的比例慢,但是宽度增长的快,鱼头就会变成一个钝角的等腰三角形,美感的比例就会被破坏,做剁椒鱼头不妨碍,做观赏鱼就有碍观瞻了。

再就是看鱼的嘴唇够不够丰厚,如果鱼嘴唇丰厚,那么它以后长的很大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嘴唇薄,长成巨鲤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鲤鱼的胡须最好是全须全尾的,但是因为鲤鱼在成长的过程中吧须子弄断了,再生的胡须就会短,这种情况也是经常有的,不会影响遗传性。所以这个标准仅做参考,如果鱼好可以忽略,若两条鱼不分伯仲,就选胡子全的。

再看头顶要丰厚饱满,如果头顶比较平,就有贫薄之相,就不成了。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这还有个鱼样吗?腻的不行。还有那两个小白眼儿,好欠揍。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这样的起码有个鱼样。

(2)胸鳍:头看完了,往后就是胸鳍了。论胸鳍,品种不同,胸鳍也会不同,颜色也会因为品种不同,要求不同,例如大正三色要求胸鳍上的墨色线不能超过三条,昭和三色在胸鳍基部要有圆墨。形状的话,太小、太尖、或三角形的胸鳍都会减分。胸鳍的摆动幅度不能太大,就要像一个灵活的胖子,轻轻一拨楞,就能自由游动,太吃力了,就会有不健康的感觉。

(3)身段:锦鲤从胸鳍到尾巴的这一段要流畅,不能有突兀的鼓起和凹陷。肩部的肌肉要发达,背部的隆起要在背鳍的前面一点的地方,就像野猪、野牛一样,有一种强壮、前冲的既视感,若是在背鳍中,就显得平庸、没有精神了。鱼身的宽度和高度也有一些要求,但是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务求健壮有力。

肚子不能有下坠的样子,就像家猪一样,肚子下坠,就显得老态、没有精神。

(4)尾部:尾部的尾柄要粗壮,尾柄粗壮的锦鲤,往往身体也比较强健。尾巴不能太长,因为日本锦鲤的身子粗短,尾巴太长就会破坏这种粗短的整体性。所以要保持这种审美标准的一致性,就要求锦鲤的尾巴也是厚润有力,尾岔不能太深,收尾才能利落干净。

2、色质:体型的遗传稳定性之后,色质的遗传性也要强于花色。虽然好的锦鲤的后代的颜色也有不同的,但是遗传性究竟还是很好的,可以遗传给多数下一代,所以色质占总分的30%。因此色质一直是锦鲤选育过程中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锦鲤的色彩有很多,总体的要求是色质要纯、浓、润、光。色彩不纯,有杂色,色薄、暗、晦都不是好的锦鲤。为了更加精确的评判锦鲤的色质,日本人引进了色样体系。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这个颜色很浓,白色很白

不同品系的颜色分的很细,要求也不同。大日红白的红色稍带橙色,色样编号为:5R4/11;仙助红白的红色颜色更深一些是:5R4/12。光鲤中的黄金和皮光鲤的张分黄金的黄色是浅黄色,而菊水黄金则呈现橙黄色。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这个就不成了,已经不红了,颜色成了菊水

还有之前我们说过的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来源于不同的真鲤,大正三色来自浅黄真鲤,它的黑色会有藏青色,颜色再浓,也带青气,昭和三色来自铁真鲤,它的黑色浅的是发灰,浓的就像墨,这个的评价标准就不能是一样的。

锦鲤的色质犹重白质,又将白色分出等级,要求白质细腻雪白没有杂色。就像1976年获奖的红白锦鲤:楼兰,她的底色就是瓷白色(N9.5),如果白质在N9.25以下或者带黄色(2.5YR9/2),品质就不行。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楼兰,可惜让她主人折腾死了,只产了两次卵

3、花纹:花纹是我们第一样就要注意,直接影响到锦鲤的观赏性。可惜花纹的遗传并不是很稳定,50多万的子鱼要经过多轮挑选才能挑出一部分合格的锦鲤。

首先是花纹要有量的限定,不能低于表面积的30%,当然这是指的红白、三色、衣类、写类这样的鲤鱼,像是光类、变种、丹顶这种就是另外的标准了。

再者就是花纹的分布要均匀,不能集中在某一处,其他地方是白地,丹顶除外。

再就是更细的分布标准,之后小编会专门展开讨论红白和三色的欣赏标准。例如要有“肩裂”、“尾结”、“卷腹”等,务必追求匀称、而又不单调、不死板为原则。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三段红白

4、泳姿:锦鲤作为一个宠物,它的动态优雅、健硕有力也是很重要的。因此锦鲤的泳姿不能歪扭、不平衡;胸鳍的滑动不能太大,也不能不活跃,静止不动。总体的原则是要优雅、顺畅。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四段红白前插明显

5、鳞片:排列整齐、匀称完整的鳞片对于锦鲤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锦鲤的鳞片是边缘较薄颜色较浅,靠根部较厚颜色也深一些,这样就形成了整齐的“网目”状,这种状态对于鸣海浅黄、黄金、松叶这样的锦鲤尤其重要。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鸣海浅黄的鳞片分明

又因为鲤鱼的鳞片是一片压一片的,对于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的鳞片,除了整齐匀称之外,还有一个前插的问题。所谓的前插,就是红白锦鲤或三色锦鲤靠近头部方向的白色鳞片的一半压在红色鳞片上,造成前面的白色鳞片呈现粉红色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但是前插太多,出现两三排鳞,就会破坏锦鲤白质的美感,仿佛画作被水晕染了一般,成了一件失败的作品。锦鲤的前插问题在年轻的时候,格外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鳞片的增厚,前插会逐渐减少,甚至不见。但是有的锦鲤的鳞片本身就有问题,前插不会消失,这个就是下品了。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这条红白的前插明显,后面是丸染

红色鳞片朝尾部方向和白质的交界处叫做“切边”,因为红色覆盖白色一般不会改变颜色,所以切边没有前插的问题。但是也有两种看法,有一种切边的边界是保留红色鳞片的波浪状边界,称作“丸染”;还有一种切边比较整齐,如剃刀切成,红白分明,仙助红白就是这种类型。一些养鲤人说如果锦鲤在幼年期间出现剃刀切边,那么这条鱼在长大后,“绯盘”(红色的色斑)会崩散,就在挑选幼鱼的时候坚持保留有丸染的幼鱼。但是仙助红白出现之后,发现仙助的剃刀切边长大后不会崩散,于是人们倾向于更为分明的剃刀切边了。

小编之前写锦鲤十三种大类的时候,提到过一种有特殊鳞片的锦鲤:金银鳞。这种锦鲤的鳞片有反光的结构,在光线映射之下,可以闪闪发光。有兴趣的亲可以往前找找,这里就不赘述了。

6、体量:在锦鲤的颜色和花纹日趋完美的时代,要保证门槛性和稀缺性,就要增加新的标准,大型化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找到了新方向。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大日和仙助红白的体量开始超过70公分,人们对于养出巨鲤的热情始终不减,能够拥有一条超过1米以上的锦鲤成为很多养鲤场的目标。这个也要看品种,比如说变种类的茶鲤、落叶就能长到很大,有的甚至能超过一米五,但是如何能把红白和三色养成这么大,是人们继续探索的课题。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茶鲤

从日本对锦鲤的标准来看,一个是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还有要考虑鲤鱼本身的生长规律和遗传性,最后就是一个审美情趣的问题。有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借鉴,有些东西我们要立足本国、本地的特点,哪怕不是颠覆性的,也要形成自己的流派。就像是弯弯从日本引进茶鲤后,由于水土不同,就生出了龙凤锦鲤,十几年间他们又把龙凤不断选育,形成一个与日本锦鲤完全不同的品种。我们也没有必要完全固守日本的标准,追求个正宗不正宗,我们是中国人,怎么能给他们当孙子?要把他们的锦鲤拿过来,还要跟他们比高下。中国地界这么大,水土差别大,野生鱼类资源又丰富,出现新变种的几率会更大。只要用上心思,一定能胜过他们的。

什么样的锦鲤才算好呢?锦鲤内传过程中审美标准及独立性的保持

银松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