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工业化社会不再是小农经济那样可以自给自足。80年代的缝纫机早已堆在杂物间里落满了灰尘。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外婆家的纺线机可能只有在民俗博物馆里才能看到。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现在是工业时代,每个人只需要专精一种能力即可换取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资的时代。

不知道从哪个时间、哪个行业、哪个人开始,为了更多的利益开始践踏道德并不受处罚之后,“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开始主导长达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

现在网络时代为何谣言传播那么快?为何食品安全成了谣言重灾区?

每个人背负着恐惧与怀疑的心理,而谣言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机器猫明天就要侵略地球了!”这样的谣言不会有人信。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西瓜注射甜蜜素”这样的谣言却能瞬间攻陷朋友圈。

同样都是谣言,人们的反应却天壤之别。因为人们在害别人的时候也在时刻警惕别人会不会害自己。风吹草动,自然草木皆兵!

在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有没有道理,是否过于极端,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因为小编假如说:“文章是夸张、诽谤的,要相信别人的良心!”

可能会有人说:“这小编不是傻就是坏!”、“扶个老人都能被讹的年代除了自己谁都不要信。”

(典型的猜疑链:我不相信你能相信我相信你!)

所以只做搬运工,原文如下:

当今社会,互害生态链已经形成,每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个生态链里,无法逃脱。

农民——农民种菜,喷洒农药,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菜有毒,我吃肉。

农民养殖,添加激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他说:肉有害,我吃菜。

食品加工者——腐乳、榨菜、鲜辣酱添加苏丹红,加工者说:我知道这个害处多大,不吃。

奶粉、乳制品里有三聚氰胺,加工者说:这个有毒,我不吃。

餐馆用的是地沟油,老板员工说:这吃了不好,我不吃自家饭菜。我吃别家的。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大米添加白蜡,加工者说:白蜡是不能食用的,大米我不吃,我吃别的谷物。

如果农民种的不能吃,养的不能吃,食品加工者加工出来的东西不能吃。大家可以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吗?不可能。

有毒的食品谁吃掉了呢?医生、工人、服装生产者……甚至还有他们自己。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服装生产者说:我生产的服装添加了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虽然甲醛能够赋予纺织品放缩、抗皱、免烫、易去污的功能,PH值在弱酸范围内有利于保护皮肤,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用于染色、印花和着色。

但是甲醛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易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PH值呈强酸性或弱碱性,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

所以,我生产的有问题的服装我不穿,卖给别人。我只穿安全的或者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服装。

问题衣服虽然只是穿在身上,不是吃进口里,也可能致病致癌的。那么有害的服装穿在谁的身上呢?农民、食品加工者、医生、工人……都有可能。

住 行

开发商——开发商拿下工程,一部分的钱用于打点,一部分钱要用来盈利,剩下的才是建筑资本,偷工减料在所难免。

桥塌了,房倒了,路断了。开发商说:我要为自己建造一所坚实的房子,我不走我修过的桥,建过的路。我把豆腐渣房卖给别人。

这些房子谁在住,路谁在走,桥谁在过?农民、工人、医生、食品加工者……都有可能。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医生说:过度输液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肝肾等器官、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使用抗生素增加患癌风险、破坏肠内生态、增强微生物耐药性、产生过敏反应。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有些高价药其实疗效一般。有些检查可能并不需要。但是为了能够多赚钱我要给病人输液、使用抗生素、使用高价药、进行不必要的全身检查。

我自己很少输液、不使用抗生素、不用高价药、不过度检查,我只把这些开给病人。

那么谁在被医生摆布?农民、工人、开发商、食品加工者……都有可能。

2008——2018,我们该怎样终结“猜疑链”和“伤害链”?

社会满大街劣质产品万万千千,品牌价格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真的伤不起。

老百姓不过想买个称心如意价格合理的商品错了吗?错在哪?与其说商业链出问题,不如说人心败坏,没了精神契约,个个商家都想卖货(低进高出)。

“对”,问题就在这,都想吃肉不喝汤,双方都在博弈,最后两败俱伤,互相伤害,有没有“既要自己喜欢,又要承受得起”,像格力、海尔一样有刚性的企业呢?“有”,不过真的不多,老百姓是雾里看花,所谓隔行如隔山。

自保式害人,终将害到自己

你觉得你占了便宜,我觉得我占了便宜,最后谁也占不了便宜——这就是处于互害社会生态链中个人的典型心理。

处在这个链中的每个人,都逃不脱伤害和被伤害……互害生态链已经形成,每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个生态链里,无法逃脱。

“猜疑链”、“伤害链”怎么破解?

说起来的方法很简单,做起来的过程却很难。

1

---需要一个有监管(引导)能力(意愿)的政府站出来

就像人类培育优良种子、家禽一样。

消灭坏的,扶持好的。

尘归尘,土归土,垃圾企业还是让他变成垃圾比较好。

2

---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鲶鱼引进来、把狼放进来

船舱里的沙丁鱼会死,所以需要鲶鱼。

让消费者能有好的选择,用脚投票。

逼迫垃圾企业不能安逸的躺着就把钱赚了,

要么浴火重生要么烧成灰烬。

文章最后: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受害者)也是生产者(加害者),有没有哪位能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