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梁启超先生评价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对北洋而言,其功有: 协助袁世凯创建新军;帮助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使之建立了北洋政府;镇压了白朗起义及二次革命;袁卒后,重新确立共和政体;马厂誓师;外蒙叛乱,派其亲信徐树铮讨平蒙乱,使国家重获统一,粉碎了俄国妄图分裂我国的野心;失势以后,面临日本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做日本人的傀儡。对国民而言,其过是:多次挑起内争,民众受苦。

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民国十三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段祺瑞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民国十五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上,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赶下台。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随即赶到现场,向死者长跪不起,并决定终身食素,至死都没有违背这一决定。

段祺瑞1926年退居天津,潜心于佛学与围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又冀图控制华北地区,希望段祺瑞能出任傀儡政权首长,使尽办法促段出山,均遭段力辞。后段应蒋介石之邀,举家从天津迁居上海,其后蒋介石对段一直“师事之”(蒋曾毕业于段所创办的保定军校)。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1936年秋后,国事更恶化,段祺瑞伤感更甚,竟拒绝诊治和服药,亲拟遗嘱,因无财产,无一字提及家事。在遗嘱中他提出了“八勿”的“复兴之道”:

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宝存国粹;治家者勿忘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粗读段公这“八勿”遗训,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老旧无奇的感觉,但只要你稍加深读一番,段公这八句遗训简言立刻就会呈现出博大深邃的味道来。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八句遗训是分前半部,后半部的,品一下这前后半部的立意及主旨,可以说,弥留之际的段公,思维如此清晰深刻是很让人感慨的。

前半部四言均以“勿”字生发,稍加深读,你就能明白,这四言说的是顽疾,国人的顽疾。

后半部四言均以“者”字顿中,段公这是在讲强者的四个角度以及四种角度下所应坚守的根本。

四句说透国人顽疾;四句言明强者根本——如此品味段公的遗训境界,老旧无奇的感觉是不是瞬间荡然无存了。

而如果分别去深度这八句遗训简言,咱们的感慨更会愈加浓烈。

第一句,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

段公何以上来就强调了这个?实在是古往今来,人争都是中国的一大顽疾。

己见大于明见,人争大于事争,中国历史的黑暗以及历史中人的黑暗,很多都是因为这两点。

即便是段祺瑞本人也未能逃脱这样的顽疾,与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与冯国璋以及曹锟、吴佩孚直皖之争莫不如此。

可以说,上来这第一句遗训既是段祺瑞对后世的告诫,也是对自身过往的悔悟。

其实,所谓的己见大于明见,人争大于事争又何尝不是咱们平凡之人的一大顽疾。

对事不对人,说来容易,做好难。

而如果深嚼此言用字,一个“我”字,一个“轻”字可谓是说透了国人的顽疾秉性。

很多时候,咱们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自私之举看得太轻。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第二句,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

发出此言,段祺瑞想必是痛彻心扉的,不说远,在他亲历的历史中,不顾实践地空谈误国就是历历在目,晚清在列强面前一败再败,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空谈乱折腾,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混乱——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折射着空谈误国误事的阴影。

段祺瑞的一个“尚”字,算是说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痛处,有多少所谓的国人精英以一个尚字将空谈和道德捆绑在了一起,空谈是清流,实干成垃圾,即便是在今日,这样畸形的东西依旧还能堆成一座座沉重的大山,何况传统就是主流的往昔时代。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第三句,勿兴不急之物而浪用民财

这一言,段祺瑞说得算是客气的,天朝以及天朝下的国人向来有好大喜功,为面子不顾里子的大毛病,即便里子烂透了,面子依旧要光鲜,里子越破败,面子越奢靡。

慈禧大修圆明园可以说是晚清最大的兴不急之物,浪用民财,而要说到段祺瑞身处的军阀混战时代,哪一个地方军阀不在浪用民财,因为一个“浪“字,当时的各路军阀可以说个个都成了荒诞的怪物,吃人无数。

而现如今呢,这个“浪”字依旧那么浪。

第四句,勿信过激言行而自摇邦本

这一言说的是国人耳朵的修养,咱们太容易去相信一些东西了,更要命地是对相信某些东西的危害咱们又有浑然不知的毛病。

在段祺瑞时代,因信过激言行的事太多了,暗杀的恶性循环,抗议的恶性循环,在段祺瑞看来,这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一种自摇自倒。

说白了,越是混乱越是嘈杂的时代,我们越缺乏端正自身的能力。

第五句,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

上面四言,段祺瑞意在说国人顽疾以及生出顽疾的病根,简聊一二后其实更需要咱们各自去体会,一个从底层一步步奋斗上来,曾执掌乱世风云的人物,临终之时将国人顽疾锁定在这四点,就冲这,咱们都有必要好好去深究一下。

言完国人之顽疾,段祺瑞转了个身,在他看来,剪除顽疾很重要,明白强者的要义更重要。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什么是强者?

在段祺瑞面前,能对外那才是强者,所以他把讲外交者摆在了第一位。

说这一言包涵着段祺瑞的血泪,那是一点不夸张。不光是他,远到李鸿章近到袁世凯、张作霖,哪一个不在讲外交上蒙尘流血,在他们身上,似乎有个让他们痛苦又无奈的逻辑,无论如何周旋,终究逃不过卖国贼或者列强走狗的骂名。

而要破除这种逻辑,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巩固国防。

国不防,强者难立。

第六句,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

民国时期看重教育的军阀不在少数,也正因为如此,民国才会有大师辈出的壮观景象。

细细品来,段祺瑞的强者意识一点不古旧刻板,他言明的勿忘保存国粹,说的不就是强者要有软实力嘛。

对外巩固硬实力,对内保存积淀软实力,一个老式的军阀能有这样的强者意识,很可贵。

第七句,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

很多话,不融入语境,不品味逻辑,你就难得其中的精彩。

就个人而言,我很为段祺瑞这第七句喝彩,瞧瞧段公的逻辑,何为强者?

先有硬实力,再有软实力,但别忘了,你必须得是个君子才行,何为君子?

尊重君子之道!

六不总理”段祺瑞的“八勿”遗训,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军阀说的

在这儿,咱们可千万别把段公所言的礼教理解成封建桎梏的代名词,重复一遍,段公的意思是,强者一定要守君子之道。

第八句,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这最后一言,一句话就能概括,一切花架子都非强者。

如果再加一句的话,可以这么说,与时俱进时,强者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根本——

在这“八勿”遗训的最后,段祺瑞还后缀了这样一句话——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八句遗训简言,唯有这一句解释,对“八勿”稍加深读后再读此句,这所谓的自力更生,转弱为强是否让你感慨万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