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翻閱史書,我們發現在明末清初時期,曾經出現過一種史無前例的酷刑,後來的滿清十大酷刑跟它相比較簡直就是小兒課了,堪稱中國歷史上天下第一酷刑。這個酷刑的靈感來源於剃髮令的始作俑者,並且在歷史上只使用過一次,並且給了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可謂量身定製的呀!

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這位有幸享受天下第一酷刑的“幸運兒”就是孫之獬,他是明朝天啟年間進士,做官後投靠了閹黨,過過一段風光的好日子。後來,崇禎皇帝即位,魏忠賢倒臺,作為閹黨成員的孫之獬也跟著倒黴,被崇禎皇帝削去官職驅逐回到山東老家。

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後來,清軍入關,善於投機的孫之獬將頭髮剃成滿人的金錢鼠尾辮,換上了滿裝,向清廷俯首乞降。當時清廷為了收攬人心,賞了他一個禮部侍郎的官職。在當時滿朝文武中,孫之獬是個另類,他一個漢人留著滿人的髮型穿著滿人的服裝,不倫不類的。當時在朝堂上滿漢大臣是分開站的,孫之獬想站在滿族大臣班列被無情地驅趕,於是他只好站在漢族大臣這一列,但又被漢班大臣驅趕,可謂進退兩難,在朝堂上成為一個笑話,甚是尷尬。

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於是這個孫之獬一怒之下,就向當時的當權者多爾袞提出讓“漢人剃髮留辮”的建議。這個建議正中了多爾袞想徹底征服漢人的想法,於是多爾袞就採納了孫之獬的建議。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間,清政府下達剃髮令。剃髮是滿人的傳統,與漢人幾千年來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嚴重衝突。於是,清廷就推出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嚴酷手段來強制推行剃髮令。無數的漢人為此奮起抗爭,清廷血腥鎮壓,無數的漢人被屠戮,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孫之獬,其卑劣的漢奸嘴臉給漢族人民造成了空前絕後的災難,罪大惡極。

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順治三年秋,孫之獬衣錦還鄉,恰逢山東爆發了謝遷領導的農民起義。後來,農民起義軍攻陷孫之獬的老家,將其活捉。當時漢人對剃髮令的始作俑者孫之獬恨之入骨,活捉他後,起義軍豈能輕易放過他。為了懲戒這個十惡不赦之徒,根據他害人的剃髮令量身定製了一個酷刑。起義軍先扒光了他的衣服,將嘴巴堵住,用鋼針在他身上扎滿針孔,然後把豬鬃插進這些針孔裡,讓孫之獬親眼看著他自己的血,順著豬鬃一滴一滴的往下落。那種身上的疼痛,心中的恐懼,想喊也喊不出來,生不如死,過程緩慢內心的折磨就越長,堪稱天下第一酷刑。

歷史上只用過一次的天下第一酷刑,給了剃髮令的始作俑者

幾天之後,在孫之獬奄奄一息時,被起義軍斬首,暴屍街頭,無人為其收屍,並且由於他卑劣的行為,還連累他的家人,全家7口全被殺害,害人害己,報應呀!當孫之獬的死訊傳到京城後,清廷也沒有給他任何的表彰和體恤。這就是漢奸的下場,罪有應得,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敢做漢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