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塘頭地名的由來,記錄了當年被迫改姓緣由!

相傳“未有涵頭,先有塘頭”。 在莆田涵江(俗稱涵頭)的國歡鎮,有個地方叫塘頭,關於塘頭及有關村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呢。唐朝以前,涵江一帶多為海灘地,漸新地有人在海灘上墾荒造田。貞觀初年,在涵江北部開鑿了“氵頡洋塘”,它與“儲泉塘”、“永豐塘”、“瀝潯塘”和“國清塘”成為當年莆田著名的五大水塘。在佛日山下,千年古剎聖壽寺前,至今尚存宋代名臣,邑人蔡襄親書的“氵頡塘”石刻, 再說墾民們在“氵頡洋塘”的塘頭聚居,這地名就叫“塘頭”。鑿塘儲水,灌溉了農田,築涵修渠,以利於洩澇。 鑿成了“氵頡洋塘” ,又築了排水涵,現在涵江舊城區的尾梨巷周圍,就是當年水涵頭,人們就叫這地方為“涵頭”。“涵頭”與“紅頭”莆田方言同音,後人覺得俗氣,因為水涵外是海,水涵內是江,南宋時,人們便把“涵頭”雅稱為“涵江”了。但是,至今老一輩人仍有把涵江俗稱“涵頭”的。

涵江塘頭地名的由來,記錄了當年被迫改姓緣由!

“氵頡洋塘”鑿成了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擇居“塘頭”,墾荒造田。漸漸地,塘頭地方形成了許多村落,如:陳、鄭、馮三姓擇居起厝的地方,就叫“三股村”,寓意三股擰成繩。黃姓人擇居的地方,就叫“黃厝村。在水潭尾擇居的地方,就叫“潭尾村”,在後面一洋擇居墾荒的地方,就叫“後洋村”, 在村巷裡面擇居的,就叫“巷利村”(利與裡方言近音)。還有在塘邊、塘西擇居的就叫“塘邊村”、“塘西村”等等, 到了宋朝,錢四娘、李宏先後築木蘭破,蓄水灌溉,築坡之後,廢塘為田。那麼,新坡村的地名是怎麼來的呢?新坡的來歷與蟻姓有關。

涵江塘頭地名的由來,記錄了當年被迫改姓緣由!

傳說往時,涵江有個姓李的財主,只生一獨兒,娶塘頭張氏女為妻,不久,李張氏就有孕在身,正當李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之時,一場瘟疫奪去了李財主夫婦及獨生兒子的生命,只遺下懷孕的李張氏。李張氏呼天喚地,哭的死去活來,想起若大的家產, 一個婦道人家怎樣維持,更是悲痛欲絕。為了腹中李家的血脈,為了李家的產業有人繼承,她咬緊牙根,決心頑強地活下去。然而,李族叔為貪得她家的家業,經常無事生非,刁難李張氏,李張氏哀求看在腹中李家血脈的分上,高抬貴手。李族叔知道了李張氏有孕在身,更是得寸進尺追害她,逼其改嫁。李張氏誓死不從。除了不改嫁,其他小事地都逆來順受,忍辱負重。李族叔見李張氏如此剛烈,毫無屈服之意,就強行把她趕出李家之門。

涵江塘頭地名的由來,記錄了當年被迫改姓緣由!

走投無路,身懷六甲的李張氏,只好含淚回到了塘頭孃家,向父母哭訴了李族叔的暴行。勢孤力單,老實本份的父母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安慰女兒,暫住孃家。常言道:一日二日為客.三月四月逐客。李張氏在孃家住了數個月 ,增加了原來就清貧的孃家的負擔,開始兄嫂冷言冷語,進而諷刺挖苦。李張氏為了即將出生的孩子,只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咬緊牙關,讓眼淚往肚裡咽。不久, 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李張氏高興的熱淚盈眶,眼見懷中的孩子,往日的艱辛屈辱都拋卻九霄雲外。孩子剛滿月,兄嫂又把李張氏母子趕出了張家。無奈李張氏只好在離孃家不遠的坡地上,央人搭蓋了一間茅屋棲身,就近墾荒度日,精心養育李家血脈,把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涵江塘頭地名的由來,記錄了當年被迫改姓緣由!

這樣,含辛茹苦度日如年地過了幾年,就用省吃儉用的錢送兒子入學,塾師問其“貴姓? ”李張氏自豪地說: “姓李!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兩。這事不知怎麼被李族叔知道了, 這還了得,到手的家產那能失去! 他火冒三丈,帶人前往脅逼李張氏,不准她說兒子是李家的骨肉,還口口聲聲罵她“麻瘋蟲認親”,揚言要除掉她的兒子。為了孩子,李張氏氣憤至極地說:“好,你不認我兒子是李家的骨肉,我認!你不讓我兒子姓李,我就改姓。”改什麼姓好?李張氏就向塾師哭訴了事情的經過,塾師聽了既同情又氣憤,就勸李張氏以屈求伸,暫時改姓,待孩子長大了再複姓歸宗也是可以的。他說:“常言道:坐不改名,行不改姓。你兒子要改姓,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李族叔他不仁,李張氏你有義,他罵你“麻瘋蟲認親”,蟲、義合一便是蟻,蟻、李方言又近音,改其它姓無意思,獨改奇姓,寓意忍辱,同音同源,子孫易記。你看如何?”李張氏聽了,覺得言之有理,點頭應允。從此塘頭就有了這個奇特的“蟻”姓了。李張氏辛苦流汗,寡居牽仔,兒子長大了,成家了,並且生孫了。她笑的合不攏嘴,由於一生積勞成疾,臨終之際,要子孫牢記他們是李家的後代。後來,兵荒馬亂中,百姓遭殃,攜家帶小,紛紛外逃,聽說蟻家有的人避亂逃到廣東一個叫什麼“海揚”的地方定居。還有的人複姓歸宗姓了“李”。還有的仍沿用“蟻”姓,至今新坡村就還有蟻姓八百多人。

再說,張、蟻、鄭等姓相繼在此坡地擇居,繁衍生息,漸漸形成了新的村落,人們就叫這地方為“新坡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